为什么我开始捣鼓省钱攻略
去年夏天,我开了个小店铺卖手工艺品,本来想着靠兴趣吃饭就行,结果才干了俩月就傻眼了。房租加水电每个月得砸两三千块,材料采购跟员工工资又得再掏两万多块,账户上眼看就空荡荡的,搞得我天天发愁。这事儿逼得我非得动手干点儿什么,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钱打水漂。
我的省钱实操步骤
第一步,我二话不说翻开了记账本,把过去仨月的开支一股脑儿全倒出来。我找出个免费小程序——就跟咱平时记个购物清单似的——挨个输入进系统:租金算进去,采购的单子也输进去,连水电小票都码整齐了,省得上当花了冤枉钱。第二步,我开始挑刺似的分析那些钱溜哪儿去了,发现材料进价贵得离谱,因为老在朋友那儿图省事买,结果比市场价还高出一截。得,我就干脆换了法子:每天早早爬起来跑批发市场砍价,软磨硬泡地跟老板唠叨半天,总算把成本压低了一成多。
第三步,我瞄准了固定开支这块硬骨头。水电费不是大吞钱机器吗?我就简单调整了店铺时间表,下午两点才开门,避开用电高峰期,还把那破旧空调换了个节能款——钱不够就淘二手货,硬是省下三五百块一个月。员工这边嘛我琢磨着不能光靠人多,就把兼职转成全职俩核心人员,省了培训费和加班补贴。采购上用了个土法子:一次性大量进货能打折,我就跟几个小摊主抱团儿谈批发,运费平摊下来又减两成。整个过程跟打仗似的:先盯着数据找漏洞,再动手优化省钱招数,一步步抠出来。
省下来的变化和反思
折腾完这堆破事,省下的钱还真有点惊喜:开头两个月开支就少了快两万块,账户上终于不是负数了,员工没一个抱怨的——反而活儿更专心了,连我那懒媳妇都说,“早知道你早点这么弄”。但教训也不少:省钱这事儿不是一锤子买卖,我还得时不时翻看账本儿,以防哪天老板又坑我一把。小企业想省钱就得狠下心来动手:从点滴开始抓细节,能抠就抠点别偷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