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自己开了个小店卖咖啡,刚撑了半年,发现账本一团乱,根本搞不清公司在赚还是亏。老板(是我自己,兼着角色)天天问:“咱这生意还行不?”结果我只会瞎猜,赔了好几千块都不知道咋回事。那时候我就想,得找个简单办法弄懂公司状况。
找对路子的过程
头一步,我搜了一圈,听人说用财务指标就行。可专业术语太复杂,我就摸索了个三招法,保证能快速看明白企业状况。
先花了个周末,整理公司账本。那数字堆得跟小山似的,我就拿起计算器,从最简单的现金流开始算。
第一招:现金有没有断粮。 我把店里每天花出去的钱(比如进豆子、发工资)和赚回来的钱(卖咖啡的收入)全拿出来对比。一看账本,发现好几周现金流出太多,搞得我差点发不起薪水。于是我立马调整采购量,少进点贵的豆子。
接着搞第二招:利润怎么转。
第二招:利润到底挣多少。 我把所有成本包括店里租费、水电费、买奶的费用全刨掉,再比收入。算出来,咖啡卖得不错,但奶用太多赚得少。这下懂了,改了个价格策略,一杯少加奶反而多挣。
是第三招:资产利用效率。
第三招:东西别囤着生锈。 我查了库存,比如咖啡机放那儿生锈了几个月没用。赶紧拉了个单子:用机器多做活动、卖套餐,结果把闲置盘活了。三招下来,我用了excel表(本地工具),没买啥高级东西。
实际操作和出效果
真上手那天,还挺紧张。我把这三招套进小店数据,按顺序搞了张简单报表:
- 现金状况:稳住了日常周转,不恐慌了
- 利润变化:每季度算一次,找出问题点
- 资产流动:定期盘库存,避免浪费
结果太明显:从第一周开始,老板(还是我)一瞅报表就喊:“哈,公司健康多了!”亏钱的坑少了,三个月后居然还多存了点钱。
现在想想,搞这套真不复杂。就是别瞎忙,用这三招简单理清方向。再后来我帮一朋友的小公司也试了,老板夸我说像开了个透视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