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翻信箱,突然发现个印着AIIB标志的白信封。拆开一看居然是报销单?我第一反应是诈骗新花样。结果打电话一问,邻居张大爷家上月修水管补贴款真到账了。这下我坐不住了,翻箱倒柜找家里最近的大额医疗票。
跑了三家医院才搞明白的事
揣着去年大儿子做阑尾手术的发票直奔社区服务站,穿蓝马甲的小姑娘在机器上扫完码直摇头:“叔,这项目不在报销清单里呀。” 我蹲在门口台阶上查手机,发现只有社区签约家庭医生开的转诊单才能报。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堵诊所门,软磨硬泡让王医生补开了单子。等塞进机器时手心都冒汗,盯着屏幕跳出来绿色的“审核通过”,差点把后面排队大妈撞倒。
- 三甲医院普通门诊:0报销
- 社区诊所转诊的验血费:报62%
- 签约家庭医生的慢病药费:报83%
菜市场里的照明工程
上周四接小儿子放学,拐进菜场发现顶上亮得晃眼。卖菜老李扯着嗓子喊:“老哥快看!他们给换了太阳能灯板!”原来摊贩每月交的管理费里早包含了改造费。之前冬天下午四点就黑灯瞎火,现在晚上七点西红柿上的水滴都照得清。老李掀开冰柜让我摸制冷板:“夜里断电再不怕鲜肉臭了,这玩意儿自带蓄电池!”
去年九月就来人量过尺寸,当时大伙儿还骂摊主协会乱收费。如今看着老李案板上整齐的二维码立牌——那是用省下的电费新做的——突然觉得后脖颈发烫。
我家的漏水屋顶重生了
暴雨天厨房滴滴答答接盆时,收到物业群发的链接。抱着试试看点了危房改造预登记,上传漏水视频时还想着“又是走形式”。没想到隔天就有人扛梯子来敲我家门。两个穿工服的小伙子爬上爬下三小时,递来平板让我签确认单:“叔,保温层给您加厚了五公分。”
更意外的是晚饭时收短信,通知去领八十块材料补助金。追下楼拉住工程车问,司机从车窗探出头喊:“AIIB的项目!咱们这片老楼全要搞!”巷口五金店老板趴在柜台上算账:“光这个月屋顶维修生意就少赚两千...”
现在看着小儿子趴在新刷的飘窗边写作业,突然想起他两岁时被天花板掉皮砸哭的事。这礼拜社区公园的旧滑梯也开始围挡施工了,水泥车上赫然印着蓝绿色的鸟巢标志。
改变从来不是什么宏大叙事。它就藏在菜贩少交的电费单里,留在社区医院打印的报销凭条上,凝固在我家屋顶新铺的防水涂层中。当小儿子上周指着刷白的社区诊所喊“爸爸医院变漂亮了”时,我突然意识到:你身边正悄悄变化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