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公司财务大姐突然说,新租赁准则来了,让我赶紧学一学,结果我一看头都大了。本来就是个租办公室的事儿,现在会计处理变这么复杂?我这个人就爱动手试,不服输,立马撸起袖子就开始实践。
第一步骤:翻箱倒柜找资料
我先翻出老旧的租赁文件,想对比新旧区别,但翻了三遍抽屉都找不到完整版本。上百度随便搜了一把,结果弹出来的全是乱七八糟的PPT和PDF,啥都有就是没个清楚说明。我骂了一句“搞毛”,干脆跑去同事那儿问了一圈。张三说这准则变天了,李四又瞎扯那是税改的事,七嘴八舌搞得我脑袋嗡嗡响。
第二步骤:列出变化要点挨个点
我冷静了一下,拉出个破本子开始写重点。旧的记账法子就是租金算开销,一笔了事;新的,直接变成公司背债,得按月算利息。我一条条写下了五点核心变化:一、租赁别瞎归类,得当资产管;二、负债得量化,别糊里糊涂;三、利润表得加利息,不能再偷懒;四、小租赁没特权全得报;五、前后数据得对接,别脱节。写完我瞅了瞅,还算有点头绪,但心里还是没底儿。
第三步骤:拿实际案例上手练
接着我就从公司档案里扒拉出个小租赁合同,租办公室那种。旧记录很简单:每月5千块,直接入费用完事;新法子我试着按那五点重算。先定它为资产,然后算负债值,利息怎么摊?我掰指头一遍遍试,第一次算成7千多块利息,多出老大一块。我把合同翻出来,重新摆弄数字,发现旧的是真省事,新的是真耗神,但还是硬着头皮做完一遍表格。
第四步骤:反复折腾纠正错误
搞完案例我乐呵分享给财务大姐看,她一眼就指出来:“你负债算多了,利息部分跑偏!”我回座位又摆弄计算器,原来租赁期我搞错个月数,利息摊法也乱来。我不气馁,重新调参数,像玩拼图一样一点一点补细节。搞到第三遍才理顺,总算明白那五点不是摆设——旧法糊过去,新法就得细水长流。
第五步骤:总结成五步烂熟于心
我拍了拍脑子,把整个经历总结成五步傻瓜操作:第一步,先挖资料但别信邪;第二步,列出核心点别漏项;第三步,拿真实合同亲手练;第四步,错了再来别放弃;第五步,搞熟后一通百通。我现在闭眼都能背出来变化是啥了,办公租金处理再也不会手忙脚乱。
实践完才发现,这新准则就是麻烦点,但上手了也不难。我这个人,就爱折腾记录过程,下次谁要我教,我直接甩这五步,保准省事。反正工作别指望抄近道,干就完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