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发奇想:得找个学习搭子
昨天看会计实务看得头昏脑涨,做了套模拟题错得一塌糊涂。靠在椅子上发呆,突然想起以前备考时听人提过一嘴"注会之家论坛"。这玩意儿到底咋样?是不是一群大佬在里面高谈阔论?我这菜鸟进去会不会被鄙视?犹豫了两秒钟,心一横:管他,就当找个学习搭子,总比自个儿闷头啃书强。
二、进论坛初体验:别是个鬼城
打开浏览器直接搜名字注册。填账号密码那会儿还嘀咕:可别注册完发现最新帖子是半年前的。注册完一刷新页面,嚯,最新帖居然就是十分钟前发的!主题是问合并报表的难点。手指头不听使唤直接点了进去。
进去一看有点懵,帖子里头讨论得挺激烈,十几条回复刷得飞快:
- 有人直接甩分录截图说自己的解题步骤
- 有俩人在争论权益法和成本法的适用条件
- 底下还有人贴了官方教材的页码截图佐证
好家伙,比我想象中热闹太多了!完全不是那种冷冰冰提问、然后下面零星几个"同问"的死群氛围。
三、鼓起勇气插句话:居然没被嫌弃
刷着刷着看到一个回复,里头提的方法我刚好在轻一辅导书上见过类似的,但书上写得云里雾雾的。脑子一热,对着键盘就敲:"楼主说的这个点,轻一P287页有个例题好像能对上,但那个题我做了三遍还是晕,是不是我漏了什么前提条件?"发完立马后悔——我这半桶水瞎掺和啥?
结果不到五分钟手机就震了!有人回我了:
"兄弟你说那题我知道!关键在第二步抵销内部交易损益时,别忘了把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算进去,轻一漏写了这个细节,你看真题解析..."
后面跟着两行具体分录调整示范。当时感觉就像在沙漠里走了三天突然有人递给我一瓶冰可乐——透心爽!困扰三天的死结两句话点通了!立马翻开书找到这题,按他说的重做,通了!
四、主动开团攒局:意外收获解题团
尝到甜头后胆子大了。今天复习长期股权投资,卡在成本法转权益法的会计处理上。干脆自己发帖:"成本法转权益法,追溯调整那块总卡壳,有没有老哥拆解下关键步骤?救救孩子!"顺手贴了道自己做错的题。
这下可炸锅了:
- 有考过的前辈用画表格的方式对比了前后计量差异
- 有人指出我题里子公司净资产变动漏算了其他综合收益
- 还有个同进度的考友直接甩手写笔记照片:"我这么记口诀:成本爹,权益儿,追溯要认亲爹账!"
一群人边讨论边补充,愣是把教材里两页纸的晦涩概念用各种野路子解释得明明白白。版主还给帖子加精了,说解题思路整理得够典型!
五、刷论坛刷上瘾了:真不是浪费时间
现在习惯每天蹲坑时间都刷两页论坛。重点不是所有帖子都看,主要是:
- 收藏精华区的解题模型——比某些机构总结得还接地气
- 关注几个爱分享笔记的大佬——他们常发些简化版框架图
- 考前翻"血泪教训"分类——全是前辈们用挂科换来的避坑指南
上周模考发现错题变少了,尤其是合并报表和长投部分,模考分数比上个月整整高了10分!在论坛里主动问、主动答的过程,就是在逼自己把模糊的知识点反复咀嚼消化。以前死记硬背的分录,现在讨论着讨论着就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了。这效率,比自己埋头刷题强太多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