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财务突然通知我,公司年报审计到期了要续签,老板让我赶紧找新机构。当时我就懵了,上回合作那家报价涨了快40%,这不是趁火打劫嘛
第一步:先搞清楚我们要啥
我拿着笔记本冲到财务部,跟会计妹子蹲在打印机旁边盘需求:
- 价格不能离谱:我们中小公司预算就二十万出头
- 别拖拖拉拉:去年那家光银行函证就磨叽三星期
- 要懂行:我们搞跨境电商的,海外流水那些弯弯绕绕得门儿清
第二步:开始大海捞针
朋友圈发求助消息后,当天收到六个中介私信。我直接开了个Excel表,按这几个指标筛人:
- 报价是不是20-25万区间
- 有没有同行业案例
- 对接人说话靠不靠谱
留下三家去公司面谈,代号就叫ABC。
第三趴:现场过招实录
A公司:价格真香但踩雷了
见面就被15.8万的报价惊到,对方还拍胸脯说一个月搞定。回来查了他们给的案例公司,好家伙!去年刚被证监会警告过。打电话问他们总监海外收入怎么审,支支吾吾说"用替代程序",我当场气炸——这不就是糊弄鬼吗!
B公司:老牌劲旅架子大
办公室在市中心顶级写字楼,合伙人见面就甩过来三十页服务方案。说到重点时突然问我:"贵司今年要融资?我们还能出增值报告..."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还没审就想加钱。更绝的是说要派五个实习生驻场,带队的项目经理同时接六家项目,果断pass。
C公司:靠细节打动我
本来没抱希望,结果对方提前把我们官网产品数据全爬了一遍。聊到海外平台结算时,项目经理直接打开自己做的汇率波动模型,连越南盾的清算路径都理得明明白白。最惊喜的是发现他们用无人机盘点仓库,比人工快三天!虽然报价23万超了点预算,但人家主动提出帮我们跟税务局沟通退税政策。
选择及血泪教训
昨天刚跟C公司签完合同,顺便总结几条干货:
- 千万别信口头承诺!让把所有服务细节写进补充协议
- 项目经理手上超过3个项目的基本是坑
- 要求提供具体人员的CPA编号,去注协官网查执业记录
现在想想真后怕,要是图便宜选A公司,明年税务稽查估计得哭晕在厕所。搞审计这事,就像买保险——平时觉得贵,出事才知道值不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