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上刷新闻看到朋友圈都在转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事儿,我寻思这跟咱普通老百姓关系挺大,赶紧翻出工资条开始研究。点进税务APP的时候,手都抖了抖,可别整出啥差错来。
上手就卡壳
一开界面就懵了,起征点从3500蹦到5000,每月能少扣好几百。原先工资条上每个月社保公积金一扣,再按老税率算完,到手只剩骨头渣子。现在把工资数往里一填,好家伙,自动跳出来预扣的税少了一大截。
- 突然发现子女教育也能抵税:我闺女上幼儿园的发票全留着,拍张照上传,系统当场给算出来每月能扣1000块
- 房贷利息成香饽饽:翻出银行给的还款单子,填上贷款合同号,每月又多抵1000
- 连老人赡养都管:把老爹老妈身份证号输进去,又白捡2000额度
跟数据死磕
晚上把工资卡流水、房贷合同、闺女学费单子全铺一桌子,开了三台计算器跟APP上的数对账。算到十点半突然发现房租也能抵,立马微信轰炸房东要合同编号。结果房东磨叽到半夜才发来,填上去又多抵800,差点乐得把咖啡泼键盘上。
最坑的是租房地址填错了,系统死活不给过。打给税务局小姐姐才整明白,必须跟备案合同上一模一样。改了三次才发现房东把“东三环中路”写成“东三环中道”,气得我当场截图糊他脸上。
意外之喜
点提交的时候手还在抖,结果退回四千多。直接拿这个钱带老婆孩子下馆子,吃完饭闺女说想学画画,这不刚好抵了培训班学费?以前总觉得报税是会计的事,现在尝到甜头了,等明年三月我非得第一个蹲点退税。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税务局搞这种抵扣政策,我光整理发票就花三天,房东那些合同字跟狗爬似的。下次再有新政策,建议他们整点保姆级教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