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笔记本看到去年划拉的那些CPA复习计划表,突然想来唠唠这个六科难度排行的体会。本来以为随便刷刷题就能过,结果差点被按在地上摩擦。
起手姿势就错了
刚开始跟风买了套教材,搬回家那天摞起来快半人高。我寻思按网上说的「先啃硬骨头」,抄起会计教材就开干。好家伙,第二章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给我干懵了,那几天做梦都在编合并报表分录,清早醒来枕头边上还扔着写满「借」和「贷」的草稿纸。
撞完南墙换北墙
转头扎进财管想换换脑子,刚开始算现金流感觉挺带劲。等做到企业价值评估那章彻底歇菜,光一道综合题就折腾了三小时。摔了两次计算器才反应过来——这玩意儿根本不是靠按计算器能搞定的。
- 审计教材像天书,看完三章没记住哪个流程在前
- 税法边翻书边查遗漏的优惠政策,打印的补充文件比教材还厚
- 经济法背到证券法时喉咙发炎,含金嗓子喉宝继续嚎
- 战略考前三天才开始翻,考场上发现没背的全考了
我的吐血排名
考完当天就蹲考场外卖部搞了份真实排名:
1. 会计(合并报表差点让我现场表演撕准考证)
2. 财管(题量多得算到指甲缝出血)
3. 审计(全是「应当」「可能」的弯弯绕)
4. 税法(优惠政策更新比手机系统还快)
5. 经济法(背到后半夜产生物权法在骂我的幻觉)
6. 战略(考前突击的反而过了)
最坑爹的是审计。考完跟隔壁考场的哥们对答案,他说的流程跟我写的完全反着来,两人蹲马路牙子上互相安慰「可能咱俩都错了」。
血泪换的教训
后来跟培训班老师唠才明白,税法应该和会计绑死了一起学。我单独啃会计时死活搞不懂的递延所得税,等学了税法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突然就开窍了。
还有战略千万别信「随便看看」,去年考的风险管理矩阵我写得像小学生填格子,出考场就想把轻一教材塞进碎纸机。
现在每科教材还留着去年咖啡渍和眼泪的印子。六科难度说白了就是看谁耗你时间多。会计财管这种硬核科目,没啃够三百小时别进考场;税法经济法这些看着软乎的,背不熟照样让你哭着交卷。
明年要重考审计的老铁们,听我句劝:
早点开始看内控流程图,等考前现背能让你怀疑人生。
(笔记本页还留着考财管前晚写的遗书式计划:五点起床背公式,结果睡到七点半直接裸考去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