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刷手机看到个伞型基金广告,吹得天花乱坠的,我大腿一拍就决定亲自试试水。毕竟天天写理财干货,不自己踩坑怎么跟你们唠明白?说干就干,抄起手机就打开银行APP。
第一步:掏钱前的懵逼现场
输入"伞型基金"搜出来十几只,名字都花里胡哨的。点开详情页差点给我整晕乎——母基金下面挂七八个崽,有玩股票的、有买债券的,还有搞海外市场的。我当时就挠头了:这跟超市卖的组合大礼包有啥区别?随手挑了只叫"平衡稳赢伞"的,主要看它宣传图特别绿(后来才知道基金绿了是跌的意思)。
第二步:真金白银试水温
咬牙买了五千块体验包。结果第二天打开账户就傻眼:
- 小绿(股票崽):赶上新能源暴跌,直接亏三百
- 小蓝(债券崽):跟老牛拉车似的涨了八毛二
- 小红(黄金崽):金价抽风涨了点,赚顿早饭钱
盯着APP里母基金显示的总盈亏:-272.38元。好家伙,伞里伞外都在漏水!
第三步:拿着放大镜扒内幕
翻了三小时产品说明书,发现这玩意儿套路深:
- 省钱是假的:母基金收0.8%管理费,底下每个崽还要单独薅羊毛
- 偷梁换柱玩得溜:上周基金公司半夜发公告,把新能源崽换成了煤炭崽
- 赎回磨叽得要死:急用钱想取出来,结果要等三个工作日
最坑的是有次母基金临时开放申购,突然涌进来三亿资金,基金经理手忙脚乱调仓,硬生生把我的收益摊薄了。
唠点实在话
试了三个月终于悟了:伞型基金就像个套餐盲盒,看着省心实则暗坑多。
- 懒人福音? 表面说帮你分散投资,实际是基金公司清库存的套路
- 费用刺客:管理费×N倍,比单买基金贵得多
- 灵活个鬼:调仓慢半拍,涨时吃不着肉,跌时次次赶趟
昨天终于把这破伞卖了,算下来年化收益还没余额宝高。要我说,真想分散投资不如自己挑两三只靠谱基金组合,起码费用透明、操作自由。这伞型基金,跟雨天地摊买的十块钱塑料伞似的——撑不开闹心,撑开了漏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