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小公司急需增资,融资差点凉凉
去年公司账上钱快没了,我得赶紧融资救命,结果找了一圈投资机构,人家都摇头。我琢磨着,这增资效果咋这么差?以前搞过一轮融资,折腾半天就拉来几十万,跟撒水似的。这回我下决心,非要把效果提上去不可。开始复盘失败经历,我记起几个关键失误:商业计划书太糙,投资人一看就皱眉;人脉维护不上心,发完微信就不管了;数据展示太虚,光吹牛不拿出真东西。这下明白了,得动手改。
技巧一:重新整商业计划书,别整花里胡哨
头一步,我直奔办公室翻开旧计划书,那玩意儿写的跟流水账一样,乱七八糟。我抄起电脑从头改,先砍掉那些虚头巴脑的预测,比如“明年翻十倍”这种扯淡话。老老实实换成具体数据:去年收入20万,花了15万,为啥这回需要100万?我写成,“20万收入养不活10人团队,得扩招5个销售,预计第一季能收50万”。排版也简单,用表格分清楚成本、收入、回报时间。打印出来,拿给几个老同事瞅瞅,人家都说:“这才像样,看懂了没费劲。”然后我复印了20份,跑去找新投资机构,递过去当面讲,人家点头次数明显多了。
技巧二:把投资人关系当真朋友处
第二步,我琢磨着光递计划书不行,得把投资人当兄弟处。以前就发条微信,“哥们,看看计划书?”没人回。这回我先列出上回接触过的投资人名单,挨个打电话。第一个打给李总,说“老李,吃饭没?我这有点新进展聊聊”。简单寒暄后,约了下午茶边喝边谈,没直奔主题问钱。坐下来吹牛半小时,我才带出计划书重点,跟他说“这项目稳着,您投的钱不会打水漂”。临走加一句,“后续有啥问题,随时call我”。回来我还记本子上:隔天微信甩条行业新闻给他;一周后问问他建议。这么搞了两轮,有俩投资人主动约第二次聊,连合同细节都提前提了。
技巧三:干货成果当证据摆出来,别光吹牛
第三步,我发现光动嘴没用,得拿出真家伙。以前就拍胸脯说“我们产品牛”,投资人哈哈笑完就走人。这回我攒了一堆实物证据:手机下载个APP后台数据图,拍成照片;打印前几个月的用户增长报表;还带个样品去现场演示。比如见王哥时,我掏手机点开APP说:“您瞅这,上个月用户从500涨到2000,注册转化率40%了。”再用表格打出来关键指标,红笔圈出增长点。加一句:“这只是小试,有了增资扩到10城,翻三倍稳稳的。”这招管大用了——有投资人当场拍板说“数据硬气”,合同条款也快多了。
结果真香,融资像坐火箭
折腾两个月,这三个技巧全用上后,效果嗖嗖涨。起初没人鸟我,现在5个投资人主动谈,签了两个大单:一个200万,另一个150万,分两期到账。公司账上钱厚实了,团队扩大到20人,新业务也跑起来。回头看,这破事儿费劲但值当:
- 商业计划别整太复杂,就用大白话说清楚钱咋花、咋赚。
- 投资人关系天天维护,不当交易当交情,有啥话都聊透。
- 数据成果必须实打实,摆证据别扯梦想。
再瞅以前瞎搞,那叫白瞎精力。增资效果想提升快,就这三板斧,动手干准没错。这趟下来,我笔记本都记满了,下回搞更大融资也不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