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朋友圈看到老铁在吐槽网贷还不上,我才突然想起来自己也该好好搞懂贷款利息这回事。之前总觉得借个万把块没真算起来吓一跳!
第一步:翻自己黑历史
我先把手机里所有借钱记录都扒拉出来。某呗、某条,还有去年急用钱时点的网贷广告,七七八八居然有五六笔。专门拿个本子记下每笔借钱日期、到账金额和合同上写的利率,结果发现大坑:
- 某呗写着“日息万四”,我寻思着年利率撑死15%,拿计算器啪啪一按:0.0004×365=14.6%
- 点开借款详情才发现每个月还要收服务费!七扣八扣实际年利率直奔24%
第二步:搞清利息算法
最坑人的是复利计算!上个月没还的利息,下个月居然算进本金继续生利息。拿去年借的1万块做实验:
- 假如年利率24%,按天算复利
- 头个月利息:10000×(24%÷365)×30≈197
- 第二个月本金变成10197元,利息:10197×(24%÷365)×30≈201
- 半年后光利息就多还六百多
第三步:识别高息陷阱
套路比我想的深得多!有次差点掉坑:
- 短信说“凭信用可借10万,月息0.8%”,看着年利率才9.6%?
- 仔细看小字才发现每个月要还0.6%的服务费+0.4%的担保费
- 实际年化直接冲到30%!比信用卡取现贵两倍
更黑的是“砍头息”:说好借1万,实际到手8千,利息却按1万算,相当于实际年利率暴涨50%
实战比价经验
上周表弟要借钱买房,我俩跑遍全城:
- 银行消费贷:表面年利率3.8%,但要收2000块手续费
- 网贷平台:首页广告写7.2%,点申请秒变18.6%(玩文字游戏)
- 典当行:张嘴就要月息2%,年化快赶上高利贷
发现银行房贷利率反而最低!信用贷看着便宜,杂七杂八费用全加上比房贷贵一倍
搞这趟下来最大收获:永远先算实际年化利率!现在接到贷款电话直接问三句话:“总共到账多少?总共还多少?用几天?”拿这三个数自己按计算器,比听他们忽悠强百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