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话题得从2019年我被割韭菜说起。那年跟风买了只热门科技股,结果赶上贸易战,股价腰斩不说,公司还暂停分红半年,真金白银缩水看得我肉疼。
一、被坑怕了才研究优先股
2020年蹲家里复盘,盯着账户里那堆绿油油的票发愁。被朋友喊去酒局,听券商老哥吐苦水:"我们买xx银行优先股都七八年了,雷打不动领利息"。回家立刻翻券商报告翻到后半夜,发现这玩意儿有猫腻:
- 普通股暴跌时优先股像秤砣,波动小得离谱
- 银行水电这些老国企发优先股,财报不达标也得硬着头皮付分红
二、开户实战踩了三个坑
2021年开权限就栽跟头。券商APP里"优先股申购"藏得比蚂蚁还深,打了三次客服电话才找到入口。买某基建龙头优先股时,没看清条款差点掉坑:
- 以为是固定5%年息,细看才发现前三年6%,后面可能降到3%
- 兑付顺序排在债券之后,破产时可能血本无归
- 交易量小得像池塘,挂单三天才成交
三、硬扛三年验证收益
最刺激的是2022年4月,这家公司普通股半个月跌穿地板,我的优先股居然只晃了3%。去年他们现金流紧张暂停普通股分红,我查账户发现优先股利息准时到账,真有种薅到羊毛的窃喜。
四、吃透三点才算真避坑
现在持仓四只优先股,总结三条铁律:
- 只选银行+能源国企,倒闭概率比中彩票还低
- 累积股息条款是保命符,欠我的分红早晚得补上
- 利率浮动上限锁死,避免被降息坑成冤大头
说句大实话:去年股灾时我账户最稳的就是这堆优先股,虽然赚不到暴利,但暴跌那天晚上睡得着觉,这比什么都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