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二月份,刷朋友圈看到同事晒中级证,那一瞬间真给我整焦虑了。想着自己都三十好几了还啥证没有,一拍大腿就报了名。结果翻开教材直接傻眼——好家伙!这分录公式绕得跟我家娃的毛线球似的,越看越糊涂。
差点当场放弃
头两周简直像无头苍蝇。白天上班偷偷刷网课,晚上带娃间隙翻两页书,熬到12点发现连资产减值这种基础概念都搞混。有回临睡前盯着负债表例题,突然发现去年自己做的报销单都算错类别了,后背直冒冷汗。
那人说零基础就得当自己是个空桶,关键别乱装东西。我当晚就把四百页教材甩墙角,按他说的四步走:
- 死磕真题当导航:淘宝二十块买的十年真题册,每道题拿荧光笔画考点,发现年年考的就那七八个章节
- 网课只听1.5倍速:经济法那老师讲话慢得急死人,开加速后反而注意力更集中,半个月刷完三科精讲
- 错题本拿饭盒装着:上班午休就翻保鲜盒里的错题便签,有次被领导撞见还夸我减肥食谱认真
- 考前狂写押题卷:半个月每天默写两张卷子,写得右手食指都磨出茧子
最绝的是考场骚操作
考财管那场,监考刚发卷我就懵了。大题居然考从来没练过的合并报表!硬着头皮把题干里数据全往分录模板里套,把子公司购进设备写成“借:固定资产-二手挖掘机”,看得自己都笑出声。结果成绩出来68分低空飘过——改卷老师怕是也被我脑洞折服了。
领证那天看着蓝皮本本发呆,突然想起备考时最崩溃那天:凌晨三点对着厨房水池背经济法条款,结果忘关水龙头淹了楼下邻居天花板。现在赔的八百块维修费,倒成了最贵的记忆锚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