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刷到台湾股市触发熔断的新闻,突然想起自己当年被熔断吓懵的黑历史。这玩意儿看着简单,真遇上了简直头皮发麻。趁这热乎劲儿,跟大伙唠唠我摸爬滚打搞明白的全过程。
一、第一次撞上熔断,人都傻了
2016年那会儿我刚炒股没多久。1月4号下午,正盯着绿油油的屏幕肉疼,突然整个交易软件卡死了!以为是网断了,结果手机弹出个通知说“沪深300指数跌超5%,触发熔断暂停交易”。我当时就杵在电脑前发愣:“熔断是个钱还能不能取出来?!” 不到半小时,又一条通知蹦出来:“指数跌到7%,今日停市”。好家伙,账户直接冻住了,想割肉都没门路。
后来弄明白了:熔断就是大盘跌狠了自动停市的保险栓,分两档掐电门:
- 第一档:大盘跌5% → 所有股票暂停交易15分钟,让大家喘口气
- 第二档:大盘跌7% → 直接关门大吉,今天别玩了
那天收盘后满屏段子,什么“半小时完成全天KPI”“交易所提前下班”,我捏着亏肿的账户真是笑不出来。
二、美股熔断更刺激,朋友一句话点醒我
今年4月看美股暴跌的新闻,朋友突然拍我肩膀:“今晚估计要熔断,你小心点。” 我纳闷:“美国也有这玩意儿?” 他嗤笑一声:“人家玩得更花!” 后来查资料真惊到了:
- 第一档跌7%:停15分钟,跟咱们差不多
- 再跌到13%:又停15分钟,梅开二度
- 跌够20%:彻底关门,全体下班!
关键区别在这:咱们当年看的是沪深300(大盘股指数),个股涨跌停照样10%不变;美股熔断可是整个市场停摆,刺激程度翻倍。
三、今年亲自实践,总算不慌了
上个月全球股市抽风,我账户里的美股ETF眼瞅着往下掉。手机突然弹出预警:“标普500指数下跌7%,触发一级熔断。” 这回我反手就摸出本子开始记:
- 先看时间:15分钟冷静期,足够查新闻找原因
- 再翻持仓:手里都是指数基金,跟大盘绑定跑不掉
- 做决定:等复盘后没继续暴跌,直接补了点仓
结果第二天反弹赚了点盒饭钱。这回最大的长进是明白了熔断是送分题:要么给你时间逃跑,要么给机会抄底,全看手里攥着什么牌。
血泪总结
现在逢人聊股市我就念叨:熔断不可怕,不懂才抓瞎!重点就三点:
- 记住5%和7%两条命(美股再加个13%和20%)
- 停牌时别干瞪眼,赶紧查为啥崩盘
- 垃圾股遇上熔断赶紧扔,好资产反倒能捡便宜
当年要是明白这些,16年也不至于亏掉半年工资。这市场专治头铁,该认怂时就得认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