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帮朋友新开的火锅店弄账本,差点没把我整崩溃。这兄弟开张三个月才想起来记账,单据全塞在抽屉里,连个正经本子都没有。税务局打电话说查账,他抓瞎了到处找人,电话打到我这儿。
开局就是地狱难度
第一天去店里直接懵了。收银台后面堆着三大袋外卖小票,点菜单皱得跟腌菜似的,进货单居然写在烟盒纸上!最绝的是买菜支出和老板个人开销全混在同一张银行卡里,问他昨天花了五千块干嘛的,摸着脑袋说“好像是买了台冰柜...不对也可能是请供应商喝酒?”
赶紧做了三件事:
- 冲到文具店扛回五个大号文件筐,贴上“买菜/买肉/买酒水/日常消耗/杂费”标签
- 逼着老板娘把微信支付宝账单导出来,光打印就用完两包A4纸
- 把烟盒纸全摊地上用手机拍照,字迹模糊的直接按手印画押确认
建账像玩扫雷
翻着三个月的外卖平台流水就想骂街。某团月底结算时自动扣的点餐补贴、满减活动费、配送服务费居然分成五六笔打款,每笔金额还带小数点。朋友还傻乐:“看!平台多靠谱,钱到账可准时了!”
硬着头皮捋明白才发现:实际营业额得用顾客实付金额加上平台扣的各种费用倒推。光算清楚这笔账就熬到凌晨三点,中途拍桌子骂了八次“平台套路比火锅底料还浑!”
最坑的还是食材账
本以为买菜单据最难搞,结果栽在了酒水上。仓库里堆着三十箱啤酒,朋友信誓旦旦说“进货价我都记本子上了”。等查进货单发现:同个牌子啤酒两周内进了三次,价格从48块/箱变成55块又变42块。供应商在旁边阴笑:“旺季调价嘛~”
气得我直接上电子秤:
- 拆箱抽了三瓶称重发现,55块那批每瓶少灌50毫升
- 所谓的“便宜促销装”瓶盖特别难开,服务员开瓶器干废了两个
- 按实际毫升数折算,最贵的反而是42块那批
血泪换来的避坑指南
折腾半个月总算建完账,总结了几条保命技巧:
- 买菜别信口头价:让老板在每张进货单按手印,发现葱价突然翻倍就当场报警
- 酒水入库拿马克笔在瓶身写进货价,服务员打碎哪瓶就从工资扣哪瓶的钱
- 外卖平台打款截图用红笔圈出补贴金额,免得对账时以为见鬼了
昨晚朋友乐呵呵给我看他的“新账本”——台后面挂了块白板,每天用彩笔写收支。问他为啥不用我教的财务软件,指着墙角刚开封的打印机说:“这玩意儿吃了我三张百元大钞才吐出来一张纸,还是手写省心!”得,这半个月又白教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