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接了个小工程,就是帮朋友盖个仓库。签合同前,人家突然问我:“咱这个税务咋整?营改增哪年搞的?”我一听就懵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啥营改增,完全不懂。
开始瞎琢磨,一头雾水
我先试着上网翻翻,到处搜“营改增建筑业”,结果蹦出一堆词条,看得我眼花缭乱。有的说2016年,有的提到2015年试点,乱糟糟的像锅粥。我干脆跑去问干工程的老张,他抽着烟嘿嘿笑:“兄弟,你搞项目还敢不查这个?等着交冤枉税!”我心一紧,这不害人嘛
- 准备工作:我翻出旧账本和合同,把历年工程税单都摊开。一看2015年的发票还是营业税的,到2016年5月就突然变增值税了。
- 到处打听:接着问了一圈包工头们,有的说:“不就是16年呗,可别记岔了。”还有人提醒:“5月1号是硬杠杠,早做项目多花冤枉钱。”
动手核实,跑断了腿
我觉得光听人说不靠谱,索性跑税务局窗口排队。窗口大姐问清情况,白眼一翻:“你搞工程的还不知道?2016年5月1号起改的!”她还拿出红头文件,我挨个字儿抄写下来。回家后对账比较:2015年接的活按营业税算,2016年5月后的就改增值税了,税率高还麻烦。
- 具体操作:翻旧工程记录,发现一个2016年4月的工地。税单上写着营业税,拖到5月结算就扣了增值税,多掏好几万,心疼死我了。
- 对比验证:又查新项目案例,比如去年盖的商铺。因为知道这个时间点,合同写明“营改增后税率处理”,省了不少纠纷。
总结心得,避免踩坑
折腾半天终于搞清了:建筑业营改增就2016年5月1号开始的。早于这个点的工程,按老法子算税省事;之后做的,增值税率跳上去,得早打算。干完这事,我拍桌子对朋友喊:“下次接活前,千万查好这日期,不然白忙活钱全喂税务了!”回头一想,工程做一半改税率,合同打水漂的日子可算避开了。
说真的,咱们搞土木的不能图省事儿。记死这个点,少挨坑蒙拐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