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公司说要搞内控合规,老板把文件往我桌上一拍,说年底必须过审。我翻开那本《上交所内控指引》,密密麻麻全是字,脑瓜子嗡的一声——这玩意儿咋落地?行,硬着头皮干呗。
第一步:先把自己整明白
我找了个周末,关手机泡咖啡,把那本指引当小说啃。不读不知道,读完才发现以前干的都是“野路子”:采购合同乱堆在抽屉里,报销凭证贴得跟抽象画似的,部门之间流程全靠微信吼。最要命的是,风险点全凭感觉猜,没人真正梳理过。我连夜画了张思维导图,把公司业务从头到脚拆解,销售、采购、财务、人事……光是发现的问题就写了三页纸。
第二步:拉人下水一起干
周一直接冲进老板办公室:“您要合规,光靠我一人可不行!” 软磨硬泡搞到尚方宝剑——成立内控小组。财务大姐听说要重新梳理付款流程,脸拉得比马长;销售总监一听合同要加三道审批,直接跳脚说影响签单速度。得,开会成了吐槽大会。我直接甩出上周画的“漏洞地图”:“仓库钥匙谁都能拿,丢了货算谁的?”“销售合同连个编码都没有,打官司找得到原件吗?” 这帮人瞬间哑火。
第三步:边修边补破渔网
咱也不搞一步到位,挑最要命的先整:
- 采购黑洞:以前谁都能找供应商下单。现在逼着采购部建合格供应商清单,合同必须走系统审批,老板不签字财务打死不付款。
- 财务漏洞:报销单乱贴发票?直接定制专用粘贴单,还逼着会计每月随机抽20份凭证,翻箱倒柜查原始单据。
- 系统防贼:发现IT权限管理稀烂,管仓库的小王居然能看全公司工资表!立马让IT封权限,不同岗位只能接触必要数据。
光是重画这堆流程图,小组就加班加得眼冒金星。
第四步:洗脑式培训
制度写得再漂亮,员工不会操作等于零。我把枯燥条款变成“车祸现场”案例:某公司采购员虚开发票套钱被判刑,就因为对账没人复核;某销售私刻公章骗客户,合同管理形同虚设。讲完案例现场考试,考不过的部门扣绩效!财务大姐考了两次才过关,骂骂咧咧说比考会计证还难。
踩完坑才懂的痛
折腾半年以为能交差,结果被审计公司当头一棒:
- 表单打架:采购申请单和入库单编号对不上,两套系统各玩各的;
- 执行变味:规定采购要三家比价,结果销售经理把朋友公司硬塞进来凑数;
- 领导特权:老板自己报销从不贴发票,财务不敢吱声——制度成了摆设。
最崩溃的是,整改期碰上业务旺季,销售总监天天堵门骂街:“天天填表走流程,单子都黄了!” 老板也开始和稀泥:“特殊情况特事特办嘛……”气得我差点掀桌。
血泪换来的教训
现在回头看,这破项目能搞成全靠三点:
- 老板必须真支持:不是嘴上喊口号,是得罪人时肯拍板,流程卡壳时敢追责;
- 从伤口最大的地方缝:全公司一起动手根本不现实,先逮住采购、资金这些高危区往死里整出效果;
- 把人和系统捆死:咬牙上了套内控系统,关键流程不进系统走不通,想偷懒都没门!
折腾完最大的感触?内控根本不是贴膏药,是给公司动手术。刀下去疼得嗷嗷叫,但能救命。对了,现在财务大姐见我就躲——上次突击检查,从她抽屉翻出半年前没入账的发票,全部门通报罚钱,她可记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