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摸不着头脑到面霸之路
上个月猎头突然甩给我一个成都某会计事务所的机会,说实话心里有点发虚。事务所面试,总感觉一堆专业问题等着我,我那点实操经验够看吗?但机会难得,硬着头皮也得冲!于是我开始了这场从零开始的实战准备。
第一步,先当“情报员”。我可不是光盯着招聘网站上那几句职位描述。我把能找到的关于这家所的信息翻了个底朝天——官网翻烂,行业论坛搜关键词,甚至连他们公众号发的员工活动新闻稿都没放过,就为了咂摸点“人味儿”。我发现他们最近好像在做某个特定行业的审计项目挺多,心里就有谱了。重点来了,厚着脸皮发动人脉,找了俩正在事务所混的朋友和一位做过面试官的亲戚,微信语音轰炸了一个多小时,核心问题就一个:“除了那些证书、分录,你们面试时到底在听什么、看什么?”
死磕简历,真不是瞎写的
听了前辈们的“吐槽”,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把我的简历摊开,横看竖看都不顺眼。动手改! 那些水项目?删掉!把跟审计有关的、哪怕沾点边的实习经历和项目细节都挖出来。朋友一句话点醒我:“你简历上光说你做的是‘核算’,太干巴了!面试官怎么知道你具体干了” 我琢磨半天,把一句原本是“负责公司应付账款核算”,愣是改成了“负责审核XX家供应商付款单据,揪出过XX处数据对不上,避免了XX块钱的支付错误”。就加了几个数字和结果,感觉整个事都活起来了。
面试前夜:不做试卷,玩“代入”
真等到面试通知来了,我也没像以前那样疯狂刷会计题。咱玩点高级的——角色扮演。前一天晚上,我把手机放桌上当摄像机,自己对着空气开讲:
- 自我介绍浓缩版: 控制在3分钟,重点就抛两个亮点实习经历,然后立刻点题:“所以这回看到贵所招聘,特别希望能运用之前的经验和严谨态度。”
- 想象问题轰炸: “你为什么转行想做审计?”、“加班强度大怎么办?”、“遇到数字矛盾你咋搞?”... 尤其是那句“你为什么选我们”,我可不敢再套用模板了,直接把之前“侦察”到的信息用上:“我关注到贵所在XX行业有深度布局,我之前在XX公司处理过类似业务,特别感兴趣未来深入学习这块。”
回答时不求完美,但要求:1. 举例子;2. 扣住“谨慎”、“负责”这俩关键词。
面试现场:主动点,别干等着
那天提前半小时到了楼下,没傻等,找了个咖啡厅把打印的简历和项目资料又过了一遍,重点看了看自己标注的那些数字。真正坐进会议室,反而没那么紧张了。面试官问专业问题时,我不急着背定义,直接说:“我之前在处理XX项目时就遇到过类似情况,当时我们的做法是... 结果是避免了XX风险。” 就是要把干的活儿和问题绑在一起说。
到了提问环节,我更不会傻傻地问加班费了!问的全是“侦察”得来的:
- “看公众号说所里最近组织了员工参加XX行业研讨,这个方向未来会作为团队重点发展方向吗?”
- “对于我这种刚入行的新人,事务所除了项目带教,会有类似XX技能的内训吗?”
这俩问题一抛,明显感觉面试官眼睛亮了一下,后面话都多了。
总结出这些血的加分经验
结果嘛当然过了!回头想想,能拿下这回面试,真就靠提前“做功课”:
- 简历是战场,不是记事本: 数字!细节!结果!能用“揪出XX错误”就别用“负责核算”。
- 把“人话”练到滚瓜烂熟: 面试前自己模拟千万遍,重点是如何自然地把实习经历穿插进回答里。
- 提前“押题”,不如提前“押公司”: 面试官问“为什么选我们”,你答得越具体(提到他们官网某个案例、某篇文章),越显得你用心。
- 提问环节,是你的第二次发言机会: 别问福利待遇!问点能展示你真心做过功课、对行业/所有热情的问题。
说白了,事务所面你,特别是初阶岗位,专业技能是门槛,能把你做过的事说得清清楚楚、能让人觉得你靠谱又肯学,才是硬道理!别怕折腾,实战经验就是一次次摸爬滚打练出来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