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执业医考试这东西,真不是人干的!一开始我以为就是大学期末考加强版,真动手复习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别急,我把整个踩坑过程给你们捋一遍。
第一步:疯狂收集资料,结果把自己埋了
刚决定考试那会儿,我特兴奋,想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吭哧吭哧干了两件事:
- 花了小一千块,把市面上能买到的砖头一样厚的《全考点精编》《XX名师通关笔记》《历年真题集》全搬回了家,堆桌上跟小山似的。
- 又跑去加了七八个所谓的“内部交流群”“大神押题群”,手机一天到晚叮叮咣咣响,眼睛都看花了。
结果咧?教材封面都没认全,我就先懵圈了!每本书的重点都不一样,群里天天刷屏各种“内部消息”“必考清单”,看多了只觉得脑袋嗡嗡响,完全不知道从哪儿下嘴。那些精装本竖着能当砖头用,翻几下手腕都酸。
第二步:死磕计划表,结果计划成了“鬼话”
我这人讲究效率,马上铺开崭新笔记本,吭哧吭哧列了个超级精密作战方案:早上几点到几点看内科,下午刷多少题,晚上还要背多少页书……精确到分钟,整整写了三页纸!感觉只要按表走,高分没跑。
打脸来得太快! 坚持三天?顶天了!临床工作谁干谁知道,一个急诊电话就能把计划全打乱,等你处理完病人回来,看着摊开的书和刚做一半的题,还有那密密麻麻的计划表,只想把自己埋了。更别提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看十分钟眼皮就开始打架,比安眠药还灵。
第三步:实战碰壁,血压飙升
硬着头皮开始啃。第一个碰上的硬钉子就是——生理和生化! 这俩玩意儿,大学考完试就还给老师了。再看书,公式符号字母满天飞,跟天书似的。咬牙看完一章,合上书,啥也记不住,像失忆了一样。
鼓起勇气开始做真题。好家伙,更崩溃!临床题看着像模像样,四个选项感觉都对,又感觉都错,直接给你整成“选择困难症晚期”。诊断、药理那些表格知识点,死记硬背不行?刚背完,换个题目考法,又给你绕晕了。
第四步:悬崖勒马,上笨办法
被折磨了小俩月,效率低得可怜,我开始急了。这么下去不行,得变招!
- 扔掉大部头! 真麻溜儿的,把那些能砸死人的“豪华精装版”教材塞柜子底下吃灰去了。掏出了被我嫌弃薄得像小册子的《官方考试大纲》和一份20块买来的旧版复习摘要(字大,重点直接用黄线划好了那种)。
- “以题促记”猛刷题! 主攻历年真题,死磕!第一次做题错多少不管,重点是把每一道题为什么错,哪个知识点没掌握,掰开揉碎写在旁边。看不懂答案解析?我就翻那本旧摘要或者官方大纲定位知识点,直接在题目的“坑”旁边做笔记,下次再碰到同类陷阱就能反应过来。
- 走哪学哪! 把小抄升级了!把那些死活记不住的数值、药名、经典口诀、自己常错的“陷阱点”,裁成小纸条(真的小,跟便签那么大),贴满我能看到的每一个角落:电脑屏幕边框一圈、卫生间镜子上、水杯上、值班室的桌子上…抬头不见低头见,被动洗脑!
- “自己当老师”! 逼着自己每天晚上睡前,对着空气(或者我家猫…)讲一遍今天搞明白的难点,比如“休克的早期识别要点是”、“青霉素过敏抢救三件套咋整?”能完整讲明白,才算过。讲得磕磕巴巴的地方,就是我的短板,第二天重点再战。
关头上考场,只想掀桌
辛辛苦苦熬了快半年,终于坐进考场。拿到卷子翻了几页,心里头那个翻江倒海!知识点覆盖也太广了?题目弯弯绕多得能把人绕晕。考完出来跟考友一对答案,好几个我觉得稳得分的题都掉坑里了,气的我当时就想把卷子撕了再踩几脚解恨。
幸出成绩那天手抖着点开系统,名字后面是绿色的“合格”两个字!兴奋得差点把键盘拍烂!后来跟其他过了的朋友交流,发现大家几乎都有类似的血泪史:东西太多太杂,光靠蛮干不行,得用巧劲儿,得抓真正会考的重点难点,还得想招对抗遗忘这个大敌。我那堆破纸条和自言自语看起来傻乎乎的,但确实顶了大用。
所以你们问难度大不大?我只能说:别被它吓死,但也绝对别想着蒙混过关。这考试坑不少,找准重点,找对方法,咬牙坚持下去才有希望!还有啥想知道的,老规矩评论区见,我会接着分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