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伙唠唠我学会计那会儿的事儿。就上个月,我蹲在出租屋里刷招聘软件,越看心越凉——这年头不会点财务知识,找工作真是难上加难。咬咬牙,干脆报了个福州本地的会计培训班。名字就不提了,省得说我打广告。
一、报名那天我就懵了
推开培训班玻璃门,前台老师笑眯眯递给我厚厚一摞教材。《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光是书名就让我脑瓜子嗡嗡响。交完钱领了课表,好家伙,密密麻麻全是借贷、凭证、分录这些词儿,跟我以前做销售报表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当时心里直打鼓:这把年纪了,真能啃下来?
二、头三天像听天书
第一节课讲“借贷记账法”,老师拿个买笔的例子在黑板上写:库存现金减少记贷方,管理费用增加记借方…我捏着笔在笔记本上画圈圈,脑子里就剩一个念头:这不就是左手倒右手?为啥非要绕个弯子叫借贷? 课间瞅瞅旁边二十出头的小年轻,噼里啪记笔记不带停的,我更慌了,逮着老师问:“老师,这分录到底是先记借还是先记贷?” 老师拍着我肩膀乐:“老哥,记不住就死磕!你看那老会计,翻凭证的速度比你翻煎饼还快!”
三、摸到点门道全靠土方法
撑过第一周,慢慢琢磨出点笨招:
- 把科目表贴满出租屋——冰箱门贴着“固定资产”,电饭煲盖上粘着“累计折旧”,连牙刷杯都不放过,贴上“低值易耗品”。老婆说我走火入魔。
- 天天跟买菜账本死磕——以前记账就写“白菜3块”,现在非得拆成:借“管理费用-伙食费”3块,贷“库存现金”3块。楼下卖菜大妈被我烦得直翻白眼。
- 厚着脸皮缠老师——每次课间休息,我准是第一个冲上讲台的。有次问“为啥折旧贷方要记累计折旧”,老师直接打开电脑里的固定资产台账给我看:“喏,你看这台电脑买来5000,每个月提83块折旧,不提的话账上永远当它是新的,这不扯淡嘛” 这么一瞅实物,我醍醐灌顶。
四、突然开窍的瞬间
学到第三周,培训班搞了次模拟做账。我对着堆发票和银行回单折腾半天,好不容易把资产负债表搞平了,结果利润表死活差两百块。急得满头汗时候,突然想起老师说的“查凭证!顺藤摸瓜!” 硬是咬着牙把二十多张记账凭证重新扒拉一遍,原来是把办公用品的增值税进项税抵扣额塞错科目了!改完那一瞬间,看着两边数字严丝合缝对上,整个人爽得像是三伏天灌了冰啤!
五、现在回头看新手期
在培训班泡了一个半月,最近开始帮着亲戚的小超市理账。你说学会计难吗?开头那真是难到想掀桌!但踩过坑就知道,无非三条死理:
- 别怕丢人——咱新手问傻问题不寒碜,老师就喜欢较真的!
- 往生活里套——记账就是记你每天的钱咋进咋出,当自己家账房先生就完事了。
- 动手!动手!还是动手! 借贷方向搞不清?拿支笔在废纸上画T型账户,画十遍准记住!
现在看见超市的收银流水,我眼睛自动换算成分录。啧,这毛病怕是改不掉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