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大清早翻粉丝私信,看到好几个人问「年利率是啥玩意儿,搞不懂贷款广告里写的那些弯弯绕」。这可让我想起上个月自己差点栽坑里的经历,正好捋一捋分享给大家。
事儿是这么起的
上周二不是看中辆二手电驴嘛手头差点意思,琢磨着搞个分期。广告上明晃晃写着“月息低至0.5%”,当时我心里还美:一万块每个月就50块钱利息?跟白捡似的!顺手就填了申请表。结果傍晚人家客服电话打过来,啪啪报了一堆数儿,突然冒出一句“年化综合成本11.2%”。我当时就懵了:不是月息5毛吗?咋扯到年头上就变11块2了?这水也太深了!
当场抓瞎查资料
撂下电话我立马抓过手机搜百科。好家伙,满屏都是公式和术语,什么本金复利计息周期,看得我脑门子嗡嗡响。干脆关掉网页,翻出抽屉里的老计算器准备死磕。咱也不整虚的,就拿一万块当例子:
- 要是真按月息0.5%算,第一个月利息10000×0.005=50块
- 第二个月按理该接着算剩下本金的利息对?可人家分期还款每个月都得还固定本金!
拿真金白银验算
撕了张草稿纸开始硬算。假设借一万块分12期还,每个月还833本金。掰着指头算:
- 第一个月欠一万,利息50块
- 第二个月只剩9167了(10000-833),利息变9167×0.005≈45.8块
- 越往后利息越少...十二个月利息全加起来总共327块左右
这下终于开窍了:全年总利息÷总借款额≈3.27%,好像挺低?错!大错特错!
血泪教训悟透真相
关键点在于:我每个月都在还本金!比如一个月只欠833块,却还是按一万块的额度在支付利息成本。好比包子铺老板说“包子每天涨价5%”,你以为是今天1块、明天1块零5分?实际是今天欠10个包子钱,明天还了1个包子本金后,剩下9个包子的钱还要再涨5%——这就叫资金占用成本!
我蹲在电驴店门口给客服打电话,直接怼重点:“您这11.2%是不是把服务费担保费砍头息全打包进去的?”对面支吾半天才承认要收8%的“手续费”。好家伙,合着年利率≈(327+800)÷10000=11.27%,跟广告词严丝合缝对上了!
结局?当然是脚底抹油溜了。不过那通电话没白打,临走听见店老板跟小工嘀咕:“这人是懂行的,换个目标忽悠...” 您猜怎么着?这笔学费算是白嫖成功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