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聊聊上海财务管理学院这事,纯粹是因为前阵子侄女高考填志愿,她妈非拉着我这个“懂点门道”的舅舅帮忙参谋。我当时就想,光看那些招生简章吹得天花乱坠有个啥用? 还是得自己跑一趟,用眼睛看,逮着人问来得实在。
一、为啥非得去现场?
一开始我对这学校也没啥特别印象,就感觉名字挺“直白”的,专搞财务呗。但侄女分数不上不下,想在上海读个相关专业,这学校名字确实跳出来了。网上搜到的信息,感觉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师资强、就业好、专业精。 这谁不会说?我就想看看,到底“强”在哪、“好”在哪、“精”在啥地方,总不能跟隔壁那所听起来差不多的学校一个样?
二、脚底板下的调查开始了
抽了个工作日,我就直接奔浦东校区去了。特意选了不是开放日,就是想看看平时啥样。 进门第一感觉,校区不算大,但挺干净利索,没多少花里胡哨的东西。教学楼看着有点年头,但里面教室的桌椅、讲台的多媒体设备啥的,都是新换的,这个能看出来不是摆设。
我晃悠到图书馆,没敢太打扰学生,就门口看了看。重点看了下财经类书籍的区域,书确实新,也全。 最新版的税法、各种会计准则解读、上市财报分析工具书,码得整整齐齐。碰到个管图书的老师傅闲聊了两句,他说学校每年这块投入不少,书都得是当年最新的,“不然学财务的娃看旧书,出去要闹笑话的呀”。这话实在。
在实训中心外面趴窗户瞄了一眼,嚯,一水儿的大屏电脑,各种财务软件界面开在那里,看着就跟银行柜台后面那种似的。 刚好有群学生下课往外走,我赶紧逮住一个戴眼镜的男生问:“同学,这里面平时都学点” 那男生挺健谈:“就模拟实际做账报税,学那些软件咋用,金蝶、用友啥的,还有专门的税务软件,老师要求贼严,做错了‘税’,‘罚款’老重了。” 他说是模拟,但这股子较真劲儿,我觉得对路。
意外收获:溜达到教学楼后边,碰到个小花圃,居然有好几个老教师模样的在指导学生做啥项目,围着一圈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一打听才知道,是学校特有的“师徒项目”,这些老教师都是外面退休返聘回来的资深财总、事务所合伙人之类的,带学生搞真实案例分析,甚至有些是接的企业小项目练手。这成本可不低,但感觉真能学到东西。
三、不对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看完上海财务管理学院,我又硬着头皮跑了两家上海同类定位的财经院校。
- 第一家:名字更响亮些,校区也气派。图书馆也大,但坐下来翻翻书架上的财经书,好多还是几年前的版本。 问一个路过的老师学校都用啥财务软件教学,那老师犹豫了下说:“主要还是理论为主,软件…学生感兴趣的自己课下学学?” 我心凉了半截。
- 第二家:学校位置偏了点,实训室也有电脑,但明显型号旧了一两代。问起校外企业导师之类的资源,招生办老师说得比较含糊,提了几家大企业名字,但学生具体参与度说不清。
这么一圈跑下来,对比太鲜明了! 上海财务管理学院给我的感觉,就是“抠”在刀刃上。 校区不大不豪华,但把资源(钱!)都死命堆在学生核心技能培养上:
- 教的东西必须“跟得上趟”:软件版本新,教材案例新,政策一更新教学马上跟(这点在跟会计专业一个老师聊天时反复强调)。
- 练的东西必须“够仿真”:财务软件、税务系统、ERP操作,搞不好真要“扣钱”(模拟),让学生有压力。
- 指路的人必须“真懂行”:那些返聘的老法师,带来的是最接地气的企业智慧和行业门道。
四、回来路上我就琢磨明白了
你问上海财务管理学院哪点最突出? 我觉得不是某个炫目的点,而是它知道自己是谁,也明白学生要 名字就叫“财务管理”,它所有的力气,就真的全用在“培养能立刻上手干活的财务、会计、税务人员”这一件事上了。不搞大而全,就瞄准中小企业的财务核心岗位需求,把账算明白、把税报准确、把软件用溜。他们的学生出来,可能不会去搞什么金融创新高大上,但去到一家普通公司,当个靠谱的小会计、小出纳,绝对能直接顶上用! 老板能不欢迎吗?
后来我跟侄女她妈说:想一出校门就能稳稳当当找个饭碗干活,这里“实”得很。 要是孩子心比天高,目标是投行券商啥的,那趁早看别的路去。学校名字,真不是白叫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