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备考资料直接傻眼了,民法和刑法两本书加起来比砖头还厚。刚开始还按部就班背概念,结果一写真题卷子当场懵圈——题干里藏着拐弯抹角的现实案例,背的定义压根套不进去。气得我把笔记本摔桌上,寻思这法学硕士考试是不是故意整人。
一、死磕教材踩了大坑
前半个月跟个复读机似的,凌晨两点还在阳台背"犯罪构成四要件"。考友群里突然甩了张历年分值表,民法刑法两科直接占卷面50%,看得我倒抽凉气。赶紧翻出真题验证,好家伙,去年刑法论述题考了"高空抛物罪认定争议",这玩意儿教材里就半页纸,谁背谁傻眼。
二、从抄书转攻实战套路
民法逼着自己画关系图:
- 先把"买卖合同"相关法条全堆桌上
- 用红笔标法院判决常引的条款
- 虚构个"网购电脑变砖头"案例往里套
三天后发现重点就三块:找法律条款在哪、怎么证明自己有理、对方耍赖咋反击。
刑法更邪乎,真题全是真实案件改编:
- 把"张三偷换超市二维码案"自己重演一遍
- 拿手机录辩论视频:说盗窃罪还是诈骗罪
- 回放时发现"非法占有目的"总说不到点子上
逼得我蹲法院门口蹭旁听,看真律师怎么揪细节。
三、冲刺阶段死掐核心20%
二十天彻底发疯:
- 民法主攻合同效力+侵权赔偿
- 刑法专练财产犯罪和共犯认定
- 把近五年错题粘成错题本上厕所都举着看
刷到想吐时突然开窍:原来争议题都在考"法律咋解决现实矛盾"。考前夜反而把书扔了,在宾馆床上默写热点案例解题框架。
现在回头看,重点压根不是背多分。考试那天下笔嗖嗖的,因为卷子上全是模拟过的战斗模式。用实践记录劝各位:时间砸在核心案例拆解上,比抄书有用十倍——重点就该往死里抓重点,没整虚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