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天没亮就听见隔壁老王家的拖拉机突突响,突然想起前阵子记账时候算不明白的钱。一拍大腿决定把种地的开销捋清楚!揣上小本子就奔村委会找会计老张去了。
一、先整明白钱都去哪儿了
老张正端着搪瓷缸子喝茶,看我进来直乐:“又被账本绕晕了?”我掏出小本子就开始倒苦水:“张叔您给说道说道,我这种了三十亩地,咋感觉卖完粮兜比脸还干净?”老张掰着手指头就开始数落我:
- “你租地的钱不算钱?”(把这块忘了!)
- “买种子的票子?”
- “雇人插秧那几天白干了?”
- “拖拉机喝的是水?”
听得我直拍脑门——敢情这钱是四面八方往外淌!
二、蹲田埂上算细账
回家就把电脑里存的表格翻出来,连带炕头柜子底皱巴巴的收据全摊在地上。越算越心惊,抓过计算器哐哐按:
租地这块儿真是大头!隔壁村老李家今年每亩涨了五十,三十亩地生生多掏一千五。去年签合同没注意看小字条款,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农资铺满半张炕:春耕那会儿买的复合肥袋子还在墙角堆着。光化肥钱就占了收成的三成!农药更吓人,打一次虫小一千就没了。老王前天还笑话我:“你当地里长的是金粒子?”
最肉疼的是人工:插秧季请了八个帮工,管饭不说,每人每天一百二。小半月功夫八千多就没了。秋收更离谱,联合收割机师傅开口就是二百一亩,三十亩地六千块眨眼就飞走。
机械才是吞金兽:去年买的二手旋耕机看着便宜,结果三天两头修。光是换根液压管就花了八百,维修店老板咧着嘴笑:“铁牛也得吃草!”
三、找老把式讨经验
下午骑着摩托去找村西头种大棚的老李头。老头正猫腰摘黄瓜,听我问成本直接杵着锄头开骂:“你们这些小年轻!记账光记买种买肥?”他掰着沾泥的手指头给我算:
- 大棚塑料膜两年就得换
- 卷帘机的电表嗖嗖转
- 浇水的水泵烧坏俩了
瞪我一眼:“这些不是钱?烂地里能长出钞票来?”
四、血泪账本大公开
晚上趴炕上把烂账理清了,原来种地钱分四路跑:
①地皮钱(租金+改良土壤的石灰钱)②生产资料钱(种子化肥农药像喝水似的耗)
③人工钱(自己累死累活不算,雇人更烧钱)
④铁家伙钱(买农机修农机加油钱,哪样都扒层皮)
拿着表格找打印店印了二十份,给村里年轻人挨家送。二狗子看完直嘬牙花子:“难怪去年白干!光顾着数卖粮钱,没算浇地用的柴油费!”隔壁翠花更绝,把账本拍在她老公脸上:“瞅瞅!你抽烟的钱够买半袋尿素了!”
这一通折腾总算搞明白了——地里刨食的钱,早被这四个吞金兽分得干干净净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