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请问高鸿业第七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 高鸿业第七版和第八版区别?
- 高鸿业和曼昆的宏观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 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第7版哪部分最重要?
-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高鸿业的的西方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请问高鸿业第七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高的版本一般是本科生的入门教材,目前在国内高校非常流行,均当作教材使用,特点是难度不大,通俗易懂,但有些问题涉及的也不深,基本就是大家事宜的入门教材;
而《微观经济学》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版?目前如果是国外的,最著名的就是平狄克的,属于中级进阶版本,很多内容讲的更深,而且计算会更多,而国内关于微观的,再只剩尹伯成教授的,与高的版本一样,也算是初级教材,但不如高的流行。
总之,如果仅是入门了解,高鸿业的版本很适合初学阅读,浅显通俗,而如果想深入了解又或考研等考试,那国外几个经济学大家的中高级难度的制作必须要读,比如:平狄克、范里安、曼昆、多恩布什、尼科尔森、平新乔等等。
高鸿业第七版和第八版区别?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的第八版和第七版,在本质上并没有大的改变,在主要内容上面95%都是一致的,对于本科学习或者2022年考研,可以继续使用第七版教材,只需要适当关注下第八版教材变化的部分即可。
微观部分:
1、新版教材改写了古诺模型和斯塔克伯格模型,增加了伯特兰模型,并阐释了相关模型的联系和比较。
2、微观第十章补充了对占优策略的说明。
3、新增加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旧车市场等内容。
宏观部分:
1、改写了第十四章的IS-LM模型,删除了对资本边际效率MEC和投资边际效率MEI的阐释。
2、增加了对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的推导。
3、第二十二章增加了第二节“政府与市场的明确定位”,第五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修改了第六节的内容。
4、新增“采购经理指数”;新增对“国民收入由什么决定”的说明;增加了息票债券的价格于利率的关系式;增加了对货币中性的探讨;增加了了泰勒规则相关内容。
高鸿业和曼昆的宏观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这几本书的难度(或者说数学/经济模型复杂度)是曼昆《经济学原理》最低,其次是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然后是曼昆《宏观经济学》。微观部分几乎没有什么问题,各个理论之间没有矛盾且自洽,完全看数理证明的应用深度。 宏观经济主要是流派的区分。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主要区分长短期会用AS-AD模型,应该算初级水平。高鸿业的宏观分册主要是侧重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对新古典经济学涉及的很少,读完之后很难达到用模型分析问题的程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先讲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古典综合派)+索罗模型(增长理论),然后新凯恩斯主义,IS-LM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然后回过头来介绍一些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比如投资、利率这些都是怎么回事,另外还有不错的货币政策专题和经济危机专题,仔细做一下课后题还可以练习用经济模型分析问题,感觉非常清晰实用。 我觉得作为中级宏观入门水平,曼昆这个体系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最好的《宏观经济学》的书。中级水平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我个人最喜欢的依次是:曼昆《宏观经济学》,模型简洁;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有政策分析,视野开阔;巴罗《宏观经济学》,新古典主义分析框架非常完整;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中规中矩,个人感觉偏新古典综合;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威廉森《宏观经济学》,劳动力市场的分析非常多,代际分析写的很好,偏新古典。大致是这样,前三本应该足够构建起不错的中级宏观的分析框架,后三本我自己都忘了主要内容,只对零星的模型和分析有印象。
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第7版哪部分最重要?
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第七版,当然是对于研究市场价格波动部分的最重要,因为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就是价格,所以说第七版是研究市场价格波动部分重要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高鸿业的的西方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曼昆的《经济学》是我读过的西方经济学类最通俗易懂的。他在面对滞涨的时候吸各家所长发展了凯恩斯主义,属于新古典凯恩斯主义,思想相当的了不起,书中案例也是深入浅出。个人感觉很适合初学者,即便你根本不懂微积分。
高鸿业的,我本身很尊敬这位经济学家,但那本书实在是为了考研才看得,是因为是指定教材…个人感觉比较枯燥,需要一点数学底子。
个人更喜欢斯蒂格利茨的西方经济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