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机箱,2000元以内最好的组装电脑的配置是什么?
最近刚好给粉丝组装了一台2000元附近的主机。是interCPU+N卡的配置,因为他主玩腾讯的游戏所以这么配。
具体配置是:
CPU:G4560 主频3.5 双核四线程 425元
主板:华硕B150m-v3 289元
CPU散热:长城rbg风扇 35元
内存:big way ddr4 2400 8G 168元
SSD:七彩虹ssd 256G 169元
显卡:evga1060 6G 978元
机箱: 50包邮
电源:航嘉350w 39元
总计:2040元
这是详细的配置单和跑分,绝地求生全高画质70-90fps,玩吃鸡都没有问题哦
这台主机组装过程和配件介绍游戏实测都已经发布在我的视频里面了 可以随意去观看,留下您的宝贵意见,望采纳
天道中多次提到的文化属性?
换一种视角来理解文化属性这个词。
可以把文化简单理解为,一个群体信以为真的信念。而选择的视角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维度。
01 农业文化王庙村本身是典型的还以农业文明为主,种大田,种果树。虽然时代在发展,已经进入到工业文明,但是王庙村本身已经落后于时代。
这个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
就是一种典型的农业文化下的产物。农业社会的特点就是「基本」静止的社会和稳定的分工。
如果把王庙村作为一个农业文化下的样本,就会发现,其整个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
所有的种植和采摘基本上还是靠人力为主。或者只是非常简单的机械。由于土地少,想要跟东北一样上大规模的播种和采摘机器根本不可能。
在这种低生产率以及农产品作为原材料的水平下,收入微薄基本上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基于这种低生产率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千百年来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就是附庸能掌握生产资料的「救世主」身上。
因为农业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本身的抗风险性太差,可能今年多下雨就是涝灾,不下雨就是旱灾,本来收入就少,一旦发生灾害,往往就是毁灭性的。
所以,丁元英的策略,并不是想着怎么多帮着王庙村的农民卖农产品。电视剧《天道》里把村子放到了有苹果、花生的地方。
这种策略,没准确实能增收,但是却无助于从根本上改变王庙村的困境。
02 工业文化工业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生产力的极大提升,生产效率的极速跃迁。
工厂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不再需要靠天吃饭。依靠的是市场需求。人的自主性出现了巨大的提升。要知道在农业文化,即使天气预报的预测越来越准确,但是对于农田来说,你知道了,能做的也很少。
明天告诉你霜降,对于农户来说能做什么?提前在果园点烟。
明天告诉你冰雹呢?拉一个大网把果园全部罩起来。
如果发大水呢?无能为力。
但是工业文化,透过动力源的不断更新,挣脱了自然的束缚,从而可以快马加鞭。
丁元英把音响生产引入到王庙村,虽然只是打磨一个机箱。他们就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可以自己掌控生产进度,以及面临一线的市场进行调整。
什么意思呢?
在农业文化中,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是有自然规律的。虽然无数人在研究如何尽可能打破这个自然规律,最好今天播,明天收。就算真的有了这种突破,估计也会被大众骂的狗血喷头。你敢吃嘛。
而工业文化中,你可以自己掌握这个进度。丁元英为什么说这是一种扶贫?因为王庙村的冷启动生产,全靠格律诗的销量本身来拉动。如果没有销量,王庙村这个架子倒掉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但是如果有销量,那么这个架子也会随着未来的发展,持续扩大。这里的天花板取决于,市场对于音响的需求。
所以,简单来说,农业文化一个是有天花板,抵抗风险的水平及其弱小,只能依赖于「救世主」的庇护,工业文化是没有天花板的,所以经济的增速才如此的吓人,其依赖的市场,而不是某个权力的庇护。
丁元英只是出手,把这帮生存在农业文化中的人,带到了工业文化当中而已。但是这种剧烈的变动,也足以产生对于原有文化的震撼。
在历史上每次生产力变化,都会带来生产关系的强大冲突,会引发巨大的争议。
比如,在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一个非常尖锐的社会问题,就是到底能不能雇佣童工。要知道在农业文化是从来没在乎过这个事情的。
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种地,下地干活,上山放牛,天经地义。
当把这种农业文化的观念带到工业文化,就产生了巨大的冲突。由于童工比较便宜,往往给的待遇和薪资都很少。工厂老板喜欢雇佣童工。但是这种压榨行为,违背了基本的伦理道德。在当时的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后来才出法规,禁止雇佣童工。
想想《遥远的救世主》中,描写的王庙村里打磨音箱的那个小女孩。
是不是会有更深的感悟?
这个小说其实也是从侧面来印证,从农业文化转向工业文化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问题。
总结:可以把文化简单理解为一个群体信以为真的信念。这种信念的背景必然来自于其生产力水平。注意,不是财富水平。
要知道有些石油国家通过贩卖资源变得很有钱,但是其观念依然停留在上古时代。
而这里的冲突点就在于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冲突。
农业文化生产力低下,抗自然风险能力极低,只能依赖于「救世主」的庇护。
工业文化则生产力持续提升,挣脱了自然的束缚,其依赖的是市场需求。
这就是背后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我是李撒欢,一个追随丁元英精神的学徒,用理性发动对基因和模因的叛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