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冒险记,适合1到6岁孩子看的绘本有哪些?
推荐一下获奖作品,每本都可以拥有。文章值得收藏、转发、加关注!
凯迪克获奖作品推荐:
《大卫,不可以》,获得的是1998年的凯迪克银奖。适合年龄段:3-6岁
介绍:这是一本大部分家长都知道的儿童绘本,每一个看过《大卫,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他,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
《咔嗒、咔嗒、哞》,凯迪克图画书大奖童书。适合年龄段:3-6岁。
介绍:这套书是一套经典的、越读越有意思的、值得回味和珍藏的图画书作品,是《纽约时报》排行榜最畅销童书。这套书有着典型的美国式幽默:颠覆常理,恶作剧不断。或许,这样更符合孩子的逻辑。
《神奇的窗子》,2006年凯迪克金奖作品。适合年龄段:3-6岁
介绍:《神奇的窗子》是一本关于祖孙之间深厚情感的图画书。小女孩去探望爷爷奶奶。迎接她的是那扇神奇的窗子。那窗子里装满爱,装满魔法,紧紧地联系着女孩与爷爷奶奶的心。
《小房子》,1943年凯迪克奖金奖。适合年龄段:2-6岁
介绍:这本书还入选美国教育协会“100本最佳童书”、“教师们推荐的100本书”。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也是一个弥漫着伤感的故事。让孩子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了解城市的建设过程,从而更加热爱环境、热爱生命。
《狼婆婆》,1990年凯迪克奖的金奖。适合年龄段:3-6岁
介绍:很久以前,每当妈妈出门之后,狼婆婆就会冒充外婆来敲门,阿珊、阿桃和宝珠究竟能不能识破狼婆婆的阴谋呢?这是一本描写美丽与丑恶,柔弱与凶残,勇气和恐惧,智慧与愚蠢相对比和相较量的故事。
格林纳威奖作品推荐:
《和甘伯伯去游河》适合年龄段:0-3岁
介绍:1970年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大奖,《纽约时报》最佳插画童书奖,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和甘伯伯去游河》是约翰·伯宁罕的作品,他构思的是一个非常单纯的故事,单纯的感觉像一个幼儿。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适合年龄段:3-6岁
介绍:《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的作者是罗伦·乔尔德,她对儿童内心有深刻的洞察力,善于发掘日常生活中的不凡之处,成为书中的幽默素材。虽然选用传统的主题,但是非常新颖。
《彩虹鱼系列》(全7册)适合年龄段:3-6岁
介绍:曾荣获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美国年度畅销童书大奖、美国纽约图书馆协会三苹奖等十多项大奖。故事中的彩虹鱼拥有孩子般的性格特点,他活泼、勇敢、乐群, 同时也会犯各种各样小朋友容易犯的错误,但他在一次次的“试误”中学习、成长。
《小心大野狼》适合年龄段:3-6岁
介绍:作者为罗伦乔尔德,是近年来英国最受欢迎、最令人期待的童书作家,2000年凯特·格林威大奖得主,代表作品有“查理和劳拉”系列,《小心大野狼》等。“每次听完睡前故事,小男孩赫博都会要求妈妈把书带走,因为他害怕故事书里的大野狼。”罗伦颠覆了经典民间故事。
《亲爱的大熊爸爸》(全5册)适合年龄段:3-6岁
介绍:《亲爱的大熊爸爸》系列分为《大熊爸爸当保姆》、《大熊爸爸是个英雄》、《大熊爸爸的小毛头》、《大熊爸爸去野餐》、《大熊爸爸的假期》五册。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我们的家庭生活中,离不开父亲这一举足轻重的角色,父亲的正面教育、引导和激励对孩子的重要。
安徒生奖作品推荐:
《我爸爸》适合年龄段:2-6岁
介绍:画家安东尼·布朗所著,荣获2000年国际安徒生大奖。每一个看过他创作的《我爸爸》的孩子都会喜欢这样的爸爸,也都希望有这样的爸爸;每一个看过这两《我爸爸》的爸爸都会喜欢这个爸爸,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爸爸。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适合年龄段:1-6岁
介绍:画家沃尔夫·埃布鲁赫所著,荣获2006年国际安徒生大奖。本书透过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带领孩子认识各种动物的大小便,满足其好奇心,帮助孩子健康地面对大小便的正确常识。
《大猩猩系列绘本》适合年龄段:6以上岁
介绍:《大猩猩》当年一经出版,就一举荣获多项重要大奖,并且将作者安东尼·布朗推进顶尖图画书创作者之林,成为布朗经典而重要的代表作。本书利用了“父亲”和“大猩猩”的共同点——高大威武却亲切温和,描绘出父爱的伟大,以及孩子的孤独,渴望得到安全感的心理。
《ABC之书》适合年龄段:0-3 岁
介绍:本书荣获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美国波士顿环球号角图画书奖、布鲁克林美术馆奖等,作者是安野光雅,是国际安徒生奖得主。绘制而成的26个英文字母类似木纹的效果,每一张图周围的装饰图里都隐藏着以同一英文字母开头的动植物。充满了观察和寻找的乐趣。
《沙发底下藏着什么》适合年龄段:4-6岁
介绍:本书作者玛格丽特·马伊因在儿童文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过2006年的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沙发底下藏着什么》讲述是一个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充满了童年乐趣的故事。
人类一败涂地圣诞节怎么进入?
1.首先进入圣诞节地图,捡起糖果棒
把糖果棒挂在轨道上,接着抓着糖果棒,滑下去。
2.滑下去之后会看见一个塔,按E键对着塔发射烟花。
3.最后捡起从塔上掉下来的圣诞娃娃即可。
圣诞节最好去什么地方玩?
01
上海迪士尼乐园
浪漫圣诞第一站
CHRISTMAS
每年的12月是充满美好与期待的圣诞季,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开启了“圣诞”模式。除了城堡前将出现巨大的圣诞树外,米奇将出现在圣诞树下,点亮圣诞树,带着祝福和期待。圣诞歌队唱着欢乐的歌庆祝节日。
度假区的圣诞季创意灵感以乐园的“米奇大街”为中心,米奇和他的朋友们换上了特别设计的圣诞服装,用五彩缤纷的花环和彩灯将“家”装扮一新,让游客们可以度过一个具有迪士尼风情的圣诞。此外,游客们还可与迪士尼朋友们见面合影。这是圣诞节的仪式感,它使人的心温暖而柔软。
你的圣诞节冒险才刚刚开始。每年的圣诞季迪士尼乐园都有很多亮点:人工降雪,圣诞点灯,圣诞摇摆舞,冰雪盛典,冰雪城堡。还有数不清的圣诞限定商品。
来一起过一个温暖的圣诞节吧!
坐标: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黄赵路310号
02
哈尔滨
浪漫圣诞第二站
CHRISTMAS
雪花自穹顶飘落,银铃声脆然而起,九头驯鹿拉着雪橇划天而过,红衣红帽的圣诞老人温然笑着递来礼物。幻想中的圣诞节向来如此唯美,同样梦幻的场景,伴着极富俄罗斯风情的城市风貌+冬日的冰雪美景,无疑都让哈尔滨的圣诞节显得独具一格。
冰雪大世界
圣诞期间来到哈尔滨,有几处景点必打卡: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一年一度的冰雪主题嘉年华, 圣诞来这里看冰雕最合适 。
夜里的冰雪大世界虽然奇幻多姿、绚丽夺目,但白天的冰雪大世界却是冰清玉洁、晶莹剔透,简直是一个冰的童话世界。所以想来哈尔滨过别样圣诞节的小伙伴们,白天的冰雪大世界会是你一个不错的选择哦。
园区内浓郁的圣诞气息扑面而来,随处可见精巧的贴画、金光闪烁的小装饰,戴着圣诞礼帽的工作人员穿梭而过……
满园晶莹的冰雪景观化作了电影中的奇景,棱角折射出的光影闪耀着璀璨。入夜后,霓虹亮起,这座奇境瞬间由圣洁的纯白变得绚丽烂漫。悠扬欢快的歌声飘荡整个园区,高大的主塔配合着音乐,为游客们献上灯光秀。
剔透的冰雪景观群簇拥游人,专属节庆的装饰配合众多精巧的西式冰雪景观,让人恍然以为穿越到了落雪的北欧。
一首欧洲的童谣这样唱着:“当圣诞老人来临,快乐时光即将到来”。圣诞果然是最容易让人感到轻松愉快的节日,这个圣诞节,来冰雪大世界享受一段快乐时光吧!
圣 ·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坐落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它深受拜占庭建筑艺术影响,有着俄罗斯式的穹顶。罗马风格的拱券高窗,以及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有机组合。
每当黄昏来临,夕阳辉映在高耸的穹顶上,鸽群如云,乐音如水,漫步在索菲亚广场上,颇有心旷神怡之感。圣·索菲亚教堂现为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
圣诞夜的索菲亚教堂带着浓郁的欧洲色彩,在霓虹灯闪烁的辉映下像一曲祝愿歌,为这个城市的人们祝福着、祈祷着;他又像一首歌在这个城市的上空久久地回荡着、把凝固的音符镶嵌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
神秘博士观影顺序?
1.第一季
2.短片《再次诞生》
3.圣诞特辑《圣诞入侵》
4.第二季
5.圣诞特辑《逃跑新娘》
6.第三季
7.短片《时间冲撞》
8.圣诞特辑《诅咒之旅》
9.第四季
10.圣诞特辑《另一个博士》
11.复活节特辑《死亡星球》
12.特别篇《火星之水》
13.圣诞特辑《时之终结·上》《时之终结·下》
14.第五季(每集都有短片补充)
15.2012伦敦奥运会短片《善良如金》
16.圣诞特辑《圣诞颂》
17.第六季(每集都有个前传短片)
18.短片《美好的一夜》《糟糕的一夜》《第一夜》《最后一夜》
19.短片《死亡是唯一的答案》
20.圣诞特辑前传短片《博士的语音留言》
21.圣诞特辑《博士,寡妇和魔衣橱》
22.第七季前传《pond的生活》
23.第七季第一集到第五集
24.短片《失去Pond一家的Brain》
25.圣诞特辑《雪人》
26.第七季第六集前传短片《圣约翰的钟声》
27.第七季第六集
28.短片《克拉拉与塔迪斯》
29.第七季第七集
30.短片《克拉拉与博士的罕见假期》
31.第七季第八集到第12集
32.短片《信息场》《雨神》《她说,他说》
32.第七季第十三集《博士之名》
33.短片《最后一天》《博士之夜》
34.电影《时空大冒险》
35.五十周年特别篇《博士之日》
36.圣诞特辑《博士之时》
37.第八季
38.圣诞特辑《最后的圣诞节》
39.第九季
40.圣诞特辑《River·Song的丈夫们》
41.圣诞特辑《神秘博士的回归》
42.第十季
43.圣诞特辑《曾有两次》
44.第十一季
45.新年特辑《决心》
46.第十二季
47.短片《最好的时光》
48.新年特辑《戴立克的革命》
1933年后出现的尼斯湖水怪?
1933年4月,一名伦敦医生在尼斯湖,看到一只头部扁小、脖子细长的水怪后,立即用相机对着这只水怪拍下了照片。
这名伦敦医生名叫威尔逊,当他将这张照片洗出来,确定里面有一只水怪后,异常兴奋,因为这是尼斯湖水怪的第一张照片。
千百年来,在尼斯湖一直流传着水怪的传说,很多人都声称自己见过水怪,但由于各种因素一直没有人能拿出确切证据,而威尔逊是第一个拿出证据的人。
威尔逊随后就将这张照片交给了报刊杂志社,并详细讲述了自己发现水怪的过程,报刊杂志社敏锐地意识到了商机,连忙对威尔逊的讲述进行整理。
1933年5月2日,这张带有尼斯湖水怪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后,立即引发了全球轰动,尼斯湖一时之间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
无数游客、专家和好事者纷纷前往尼斯湖,试图揭开尼斯湖水怪的神秘面纱,使尼斯湖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
尼斯湖水怪也声名鹊起,成了世界上最神秘、最吸引人的未知生物之一。下面,我们就具体说一下,关于尼斯湖水怪传说的演变过程:
尼斯湖位于英国苏格兰北部的苏格兰大峡谷,在这个大峡谷中,从西南向东北依次排列了三个细长深邃的淡水湖,分别是洛奇湖、奥斯湖和尼斯湖。
最初,尼斯湖是这三个湖中唯一一个直通大海的湖,也是这三个湖中面积最大、深度最深的湖,它最深的地方达293米,最宽的地方达2.3公里,总长39公里,平均宽度1.6公里。
由于尼斯湖终年不结冰,湖水干净适合饮用,所以不但湖中鱼虾等水生生物众多,湖面周围还聚集了大量的水鸟。
这样的优质自然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巨兽、水怪等传说的出现,提供了相应的天然氛围。
后来,人们为了开拓航线,又人为开凿了一条喀里多尼亚运河,把三个湖连接起来,所以后来人们所说的洛奇湖水怪、奥斯湖水怪,其实应该都是最早的尼斯湖水怪。
尼斯湖水怪,虽然是1933年以后才引发全球轰动的,但早在1500多年前,那里就已经有了关于尼斯湖水怪的传说。
根据当地记载,第一次出现尼斯湖水怪的说法,是在公元565年,当时一位爱尔兰的传教士圣哥伦伯来到当地传教,或许是天太热了,也或许是尼斯湖的景色太美了。
圣哥伦伯就带着仆人,跑到湖里游起了野泳,温暖的天气,清澈的湖水,让圣哥伦伯好不惬意,可正沉浸在美妙湖水中的圣哥伦伯,却突然听到仆人的呼救。
圣哥伦伯仔细一看,一只长相奇特,身形巨大的水怪,突然朝他的仆人游去,圣哥伦伯连忙游过去救仆人,最后二人连滚带爬的游到了岸边,成功逃脱了水怪的追逐。
圣哥伦伯在侥幸逃生后,将这个经历记录了下来,并讲给了当时的人听,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太当回事,不过随后的1000多年时间里,不断有人声称,自己在尼斯湖遇到了水怪。
比如,1802年,一位在尼斯湖岸边干活的农民亚历山大·麦克唐纳,对人们说,他看到一只怪兽,突然从湖中露出水面,并朝他飞快的游了过来。
在怪兽距离他只有四五米时,他才从惊慌失措中反应过来,并快速向远方逃去,事后他回忆说,那只怪兽是用短小粗壮的鳍脚划水的。
再比如,1880年,有一艘游艇突然在尼斯湖中沉没,导致游艇上的人全部淹死,据湖边目击者称,当时一只怪兽突然冲出湖面,卷起的巨浪,瞬间将小游艇击沉。
随后,官方就派潜水员邓肯·莫卡唐拉,前往湖底查看游艇残骸,可潜水员刚进入湖底不久,就慌乱地发出求救信号,人们把他拉出来后,才发现潜水员脸色苍白、浑身颤抖,已经被吓得说不出来话了。
过了几天,潜水员才逐渐恢复正常,他回忆说,当他刚刚潜入湖底不久,就在残骸附近的一块石头上,看到一只怪兽,那只怪兽就像巨型青蛙一样盯着他……
据统计,像这类事件的报告,多达一万多起,在古人的传说中,尼斯湖水怪会口吐烟雾,让整个湖面变得雾气腾腾,还会口吐泡泡,水怪每次出现时,其四周都被泡泡包围。
关于尼斯湖水怪的具体形象也说法不一,综合来看,尼斯湖水怪是一只身长十余米,后背上有两三个类似驼峰一样的凸起,皮肤是灰黑色的巨型怪兽。
同时,尼斯湖水怪的脑袋呈三角形,脖子细长,浑身柔软光滑,从远处看就像一只大鹅或者鸭子在水中游动一样。当然了,大鹅或者鸭子,肯定没有那么大块头。
于是,人们把它指向了,早已灭绝的蛇颈龙,蛇颈龙是生活在侏罗纪时期的海生爬行动物,颈长似蛇,非常像传说中的尼斯湖水怪。
所以,关于尼斯湖水怪是蛇颈龙后裔的说法不断涌现,甚至在2003年7月,英国媒体曾公开报道称,一个英国老头,在尼斯湖岸边,捡到了一块1亿多年前的蛇颈龙化石。
但就算这个化石是真的,也不足以证明尼斯湖水怪,就是蛇颈龙的后裔,因为在侏罗纪时期,蛇颈龙曾遍布全球。
那这个尼斯湖水怪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先简要说一下,1933年以来,人们对尼斯湖水怪的发现经过,然后再具体分析。
应该说,自从1933年威尔逊医生拍下了那张照片后,人们对尼斯湖水怪的研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各种发现报道也是层出不穷,甚至掀起了一场“恐龙热”。
但大多数所谓的发现,后来都被证实是虚假的,比如同样是1933年,在威尔逊医生的那张照片拍下不久,英国《每日邮报》就刊登了一篇,尼斯湖岸边发现水怪脚印的报道。
不过,这篇报道很快就被打脸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随后发表声明,说这个脚印并不是什么水怪留下的,应该是河马的脚印。
然而就算证明了水怪脚印是假的,甚至还有人说,威尔逊医生的照片也是假的,可人们依旧没有放弃对尼斯湖水怪的调查,并在1934年组织了大规模的调查活动。
当然了,那时候的科技水平还不够先进,所谓的调查,就是安排20多个人带着相机坐在岸边,全天候目不转睛地盯着湖面看。
可长时间的观察后,却没有发现任何水怪的蛛丝马迹,虽然结果令人失望,但很多人却认为,一段时间的观察,并不足以说明问题。
时间来到1960年4月23日,这一次人们拍下了尼斯湖水怪的影片,摄影师是当时的英国航空工程师丁斯德,他一共拍了五十多英尺的影片。
虽然影片比较模糊,但依旧能够看到,在尼斯湖中,一只长脖子的巨型水怪从湖中游过,据说英国皇家空军专门鉴定了这段影片的真伪,最终给出的结论是“那东西大概是个生物”。
1972年8月,美国派出了应用科学院的专家赖恩斯组建了一个研究团队,专门前往尼斯湖探险,他们主要利用当时最先进的水下照相机进行拍摄。
最初水下照相机并没有拍到特别的生物,但赖恩斯团队并没有放弃,一直坚守在那里,直到1975年6月19日21时45分,照相机在水中拍到了一个巨型动物的身体。
但是,并没有拍到全貌,只看到了这个动物的一小部分,随后大约又过了一个小时,这个动物又回来了,不过照相机也只是拍到了其带有黄色斑点的丑陋皮肤。
由于只是拍到了这个动物的一部分,所以并不能确定这到底是什么,就这样又过了将近6个小时,终于在6月20日早上4时32分,拍到了一个完整的动物。
虽然照片依旧有点模糊,但是能够看清这个动物的整个身体,总体来讲和之前的传说差不多,它有着菱状身体和细长的脖子,照片中还可以看到躯体上端伸出两个鳍脚。
不过这只动物,很快就发现了水下照相机,好奇的观望后,就开始对水下照相机发起攻击,在将照相机撞翻在水中后才离开。
由于这一发现具有划时代性,所以美国和英国很快就组建了,一个由24艘船组成的考察团队,这些船在尼斯湖中排成一字长蛇阵,开展拉网式搜索。
原以为,这种无死角的搜查,肯定能把水怪逼出来,可最终却没有发现半点水怪的踪迹。2003年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再次组织人员搜索,依旧什么都没发现,因此宣布水怪事件是假的。
2009年8月27日,英国《每日邮报》刊登了一条特别的报道,英国网民在一张卫星图片上,发现了尼斯湖水怪的踪迹,虽然地图很形象,但说服力依旧有限。
近年来,除了上面的信息外,更多的是人为目击事件,很多人都声称自己看到了尼斯湖水怪,但又都无法拿出有利证据。
同时,也不断有人声称,破解了尼斯湖水怪的秘密,综合起来,除了上文提到的蛇颈龙说法外,主要还有“大象说”、“气泡说”、“鳗鱼说”等三种说法。
所谓的“大象说”,认为水怪只不过是大象跳进湖中洗澡给人造成的错觉,因为大象的身体非常笨重,所以在湖中洗澡时,只能露出头顶和后背的一部分,以及长长的鼻子。
这种形象与尼斯湖水怪似乎很相似,至于大象是哪里来的,有人煞有其事地查了一下,据说在1930年代,尼斯湖附近有好几个马戏团,他们那里都有大象。
甚至有人怀疑,所谓的尼斯湖水怪传闻,就是马戏团的老板,故意制造的噱头,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招揽顾客,但这种“大象说”,却无法解释近年来尼斯湖水怪的情况,因为马戏团早就消失了。
所谓的“气泡说”,认为1930年代,处于地震活跃期,因此从湖底释放出很多气泡,这些气泡导致了幻觉效应。
所以,路过尼斯湖的人,才会误以为湖中有水怪,持该学说的专家还认为,那些关于水怪的影像资料,都是好事者人为制造的。
这一说法,同样引来了很多人质疑,虽然在1930年代,地震活动加剧,也可能产生很多气泡,但这些气泡真的能产生幻觉效应吗?并且那么多影像资料都是假的吗?
所谓的“鳗鱼说”,认为水怪是几只“老太监鳗鱼”,因为尼斯湖接近入海口,正常情况下,湖中的鳗鱼,会在10岁左右,从湖中游入大西洋,并抵达美国佛罗里达州产卵。
然后,这些鳗鱼会继续在那里生活直至老死,但根据研究发现,会有一小部分鳗鱼变成无法产卵的“太监鳗鱼”,专家认为,这些“太监鳗鱼”,或许会有少部分不进入大西洋,一直留在尼斯湖中。
就这样,这些“太监鳗鱼”经过百余年的时间越长越大,就成了人们口中的水怪。但如果是鳗鱼的话,为什么历次搜捕,都没有发现呢?所以这一说法同样无法站住脚。
综上所述,人们既没有办法证明尼斯湖水怪的存在,也无法证明其不存在,它依旧是一个非常神秘,且吸引人的谜团。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觉得尼斯湖水怪真的存在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