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ta123,电脑蓝屏为什么多发生?
系统经常遇见的问题,就是系统安装后电脑蓝屏无法开机!
电脑重装系统蓝屏0x0000007B,多数原因是驱动问题,由于新装的系统不带AHCI驱动,BIOS硬盘模式又在AHCI模式导致的。
长话短说两个方法:
1.前面说了,硬盘模式在AHCI导致的蓝屏问题,那就去主板BIOS改回IDE模式或者兼容模式,但是如果硬盘是sata接口的我不建议使用IDE工作模式,影响硬盘性能:
2.既然AHCI模式是因为没有驱动,那我们给电脑注入AHCI驱动即可,进入自己的U盘pe系统,为系统注入匹配的AHCI驱动:
3.重启电脑,系统已经正常启动:
怎样更改一键还原的日期?
其实电脑本身自带系统还原.右键点击“我的电脑”(vista是“计算机”)-属性-高级系统设置-系统保护-在系统盘(C)前面打上“勾”-确定,这样电脑会在更新或者安装什么程序的时候自动创建还原点,你也可以自己创建。
但如果开启系统还原后,电脑每创建一个还原点就会占用一定的磁盘空间,致使磁盘空间越来越少.不过你可以在某一个时间把系统盘前面那个“勾”去掉,关闭系统还原,让它把磁盘空间释放出来,再重新开启。
遇到问题需要还原时点击:开始-附件-系统工具-系统还原-选择一个还原点(有推荐和自选)-下一步,按提示做既可。
这样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而且不用还原到出厂状态。
但这样的系统还原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难以解决很久以前的问题.因为有些问题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并不是哪一天才一起出现的。
最好的方法还是安装“一键还原ghost”软件。
当你重新装机后,让它更新,并把那些常用(或者一些必须要装在C盘的)软件装好(在做系统还原之前,最好不要在系统盘之外安装程序,因为一键还原备份还原的是系统盘),觉得一切妥当后用"一键还原ghost"备份已备以后还原。
这样就不用担心电脑中毒或者出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了,需要还原时启动它,操作系统即可快速恢复到健康状态;同时备份文件位于隐藏分区内,不受病毒感染,安全快速,性能稳定 。
下载地址可用“ 一键还原ghost”或者“ghost”搜即可找到(当然还有其它还原软件,有的仍以ghost为内核)。
如果是vista操作系统,可以参考这里:http://bbs.vista123.com/thread-22274-1-1.html
wps文字背景是白色怎么回事?
你可以单个对文档插入背景颜色设置。最根本的方法是设置您的计算机系统的护眼色。
详细设置方法如下:
Win7和Vista系统设置如下:
第一步:桌面空白处右键 ->个性化 >窗口颜色 -> 高级外观设置
第二步:窗口颜色与外观 ->点击项目下拉框选择"窗口",点击"颜色1(L)"处的选择(其它)
第三步:将色调改为:85,饱和度:123,亮度:205,添加到自定义颜色,在自定义颜色选定点这个颜色一路点击确定。
XP设置如下: 桌面->右键->属性->外观->高级->项目选择(窗口)、颜色1(L)选择(其它)将色调改为:85。饱和度:123。亮度:205->添加到自定义颜色->在自定义颜色选定点确定->确定.
app运营推广有哪些渠道可以选择?
感谢悟空邀请
App 产品开发出来后,接下来是给产品包装,叫做产品运营。比如app 的功能,优势,竞品分析等等。只有把产品全方位罗列展示出来后,下一步的推广运营就会很明确了。然后就是根据产品的特点做一个精准定位,比如app 的目标客户是哪类受众群体?需要通过哪些最有效最直接的媒体渠道进行推广引流并有效的转化?
接下来就是在渠道运营这方面下功夫了。很多人会错误以为,觉得推广运营就是大面积发布广告,到处砸钱。甚至不惜代价想在短期内迅速把产品铺开,其实这是错误的思维。推广运营必须分阶段进行,也需要一定时间的消化沉淀才会凸显效果。那些在贴吧论坛频繁发布其实效果非常不好,除了容易被删帖,甚至封号也是常事。再比如qq群里,几乎都是各行业的推广成员。盲目的大海捞针似推广效果是相当耗人力和时间的。
根据小编多年的运营心得,其实最直接有效的推广渠道就是微营销➕精准引流。不但投入费用少,而且基本是目标客户群体容易转化成准客户。微营销是基于微信朋友圈社群基础上进行熟人及二、三线人脉拓展推广,只要有推广技巧是非常容易找到客源的;精准引流比如头条上的大数据精准广告投放。按点击率收费,投入资金甚少,客户的转化率却相对比较高。
另外搜索关键字跟竞价排名这方面,除非推广预算特别多,不然是不建议去运营这块渠道的。事实上,可以通过人工seo优化操作就可以达到排名靠前的效果。
总的来说,目前的推广渠道相当的多而且非常的杂,要根据app 产品特点进行有目的的筛选。以上一些小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人血压多少才正常?
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慢性疾病,由于他发病比较隐匿,而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现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血压该控制到多少和高血压治疗的误区有哪些的问题,张医生所有的观点来自于2020年国际高血压协会颁发的最新的高血压实践指南。由于内容比较新,可能与以往的观点有一些不同。
什么是高血压,怎么看高血压是否严重?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习惯改变和我国人群的饮食结构的调整,目前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医院诊室内测量血压,非同一天测量,测量2-3次,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即可定义为高血压。这种定义适用于所有的大于18岁的成年人。如何判断高血压的严重程度?
国际高血压协会把高血压分为以下几级:
正常血压:收缩压小于13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小于85毫米汞柱;正常血压高值:收缩压在130~139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在85~89毫米汞柱之间;一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二级高血压是指舒张压大于等于160毫米汞柱,或者是舒张压大于等于100毫米汞柱。此次高血压分级,它取消了三级高血压,将以往的二级和三级高血压一起合并为二级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患病久了会引起心、脑、肾等多个脏器的损害。脑么我们日常需要如何控制血压,把血压控制在什么范围是安全的呢?
如何控制高血压,把血压控制在多少是安全的?高血压的治疗需要生活管理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协同进行。
生活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
饮食管理:要求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粗粮在食物中的比重,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治疗基础疾病: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代谢异常综合症等基础疾病;改善不良习惯:戒除烟酒、规律运动、减轻压力、规律作息;降低体重: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特别是很多肥胖患者,控制体重后血压恢复正常了;减少低温和污染环境中的暴露。药物治疗:目前国内的降压药物有:
利尿剂,代表药物如氢氯噻嗪;β受体阻断药,代表药物有比索洛尔,美托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钙拮抗药物,药物的名字后面一般都有“地平”两个字,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ARB类),名字背后一般都有“沙坦”两个字,如厄贝沙坦,缬沙坦。这是最常用的五类降压药,应用药物的管理血压,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专业的指导。但是总体上来说采用的原则就是“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只要能够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就是合理用药。那么我们的理想血压应该是多少呢?
服用降压药物,尽可能在三个月内达到降压目标,分为基本标准和理想标准:
基本标准:是把血压下降20~10个毫米汞柱,最好应是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
理想的标准:
年龄小于65岁,目标血压应该控制在小于130/80毫米汞柱,但应该大于120~70毫米汞柱;年龄大于等于65岁的患者目标血压控制在小于140/90毫米汞柱即可。另外,如果跟患者还有合并其他的疾病,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定个体化的血压目标值。这需要专业的医生给予评估和设定。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有哪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特别多,有的甚至很神奇,以下张医生罗列的是比较常见的几点:
血压高就吃药,不高不用吃:这种做法十分危险,会导致血压剧烈波动,就如同牵扯皮筋一样,非常容易引起身体内血管破裂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有症状吃药,没有症状就不吃药: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早期都是没有症状的,入股不及时控制控制血压,等并发症出现,引发症状再控制血压,就已经来不及了。经常换药,别人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很多人喜欢定期更换药物,认为如果长期服用一种药物会导致耐药。还有人会总认为别人的药物比自己的好,所以经常换药。这两种行为都是不对的。如果一种药物控制症状良好,不需要更换药物,及时出现小范围的波动,也可以通过前文说的生活干预给予辅助调整。相信各种偏方,神术:有病乱投医,起码对象是位医生,但有些患者连医生都不找,相信一些偏方或神术,往往血压没控制好,还吃出了许多副作用。药物控制血压平稳了,继续吃药就行,不用检测血压:导致血压波动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不定期监测血压,出现血压波动,容易引起一些不良的并发症。张医生有一篇关于不同人群需要多久监测一次血压的文章,如果您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单纯依靠药物,不给予生活干预:高血压的生活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生活方式上不节制,单纯依靠药物,一样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出现出血的风险。服药方式任性,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降压药物有许多不同的剂型,每种药物的服用方式是不同的,例如缓释片和控释片就不能嚼碎服用。用药之前需要相信了解用药方式,不要任性服用,影响药效。总之,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危害巨大,需要良好的控制,治疗上一定要谨遵医嘱,才可以保证身体健康。
以上是张医生对这个问题的一些体会,如果您同意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留言和点赞,创作不易,感谢支持。如果想了解更多有关高血压的问题,请关注我的自媒体号。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
[1] WHELTON P K, CAREY R M, ARONOW W S, et al.2017 ACC/AHA/AAPA/ABC/ACPM/AGS/APhA/ASH/ASPC/NMA/PCNA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Executive Summary: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 Hypertension, 2018, 71(6):1269-1324.
[2] WILLIAMS B, MANCIA G, SPIERING W, et al. 2018 ESC/E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ESH)[J]. J Hypertens, 2018, 36(10): 1953-2041.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