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我当初考初级会计,是怎么一步步把书给弄明白、弄到手的。这事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得费点心思。
第一步:两眼一抹黑,到处打听
决定了要考初级,第一个念头就是:“得买书!”可买啥书?完全没概念。我就跟我那已经考过的朋友打听,也在网上瞎搜了一通。基本上,大家都提到了两本核心的教材,就是财政部组织编写的那两本,一本叫《初级会计实务》,另一本是《经济法基础》。颜色嘛我印象中是蓝皮儿的,或者每年会有点小变化,但内容大差不差。
第二步:锁定目标,官方教材是根本
打听了一圈下来,我心里就有谱了。不管有多少五花八门的辅导资料,那两本官方教材是肯定要拿下的。毕竟考试大纲就是根据这教材来的,出题也得参考它。我就琢磨着,这玩意儿就跟咱们上学时的课本一样,是“根”。
于是我就直奔我们这儿最大的书店,或者有时候图省事,就在那些靠谱的网上书店下单。买的时候特别注意了一下,是不是当年最新的版本,因为会计政策这东西,偶尔会有些小调整,买旧了怕跟不上趟。
第三步:要不要买辅导书?我纠结过
光有教材,有时候感觉还是有点干巴巴的。特别是《初级会计实务》,里面有些东西对我这种当时基础一般的人来说,理解起来有点费劲。这时候,辅导书的念头就冒出来了。
市面上辅导书那叫一个多,什么“轻松过关”系列,还有各种名师的习题集、知识点总结啥的。我当时也犹豫,是不是都得买一套?后来我冷静想了想,资料在精不在多。我主要是想找个能帮我更好地理解教材、多做点题的。
我后来是这么干的:
- 官方教材(《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这是大本营,必须精读。
- 一本配套的习题集或者辅导书:我选的是那种题目解析比较详细,能点拨我思路的。主要是用来配合教材章节进行练习,巩固知识点。我记得当时买的是那种章节练习和模拟题都有的,感觉挺实用。
我没买太多,怕自己看不过来,反而焦虑。对我来说,把官方教材吃透,再配合一套质量不错的辅导习题,就差不多够了。
第四步:书到手了,开干!
书买回来之后,就正式进入备考状态了。我的习惯是先快速把教材过一遍,对整体内容有个大概印象。然后再一章一章地细嚼慢咽,看完一章教材,就去做对应的辅导习题。遇到不懂的,就返回去再看教材,或者看看辅导书上的讲解。
《经济法基础》相对来说文字性的东西多,记忆量大一些,我就多读多背。《初级会计实务》计算和理解性的内容多,我就多做题,努力去理解那些分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么做。
总结一下我的经验
要问初级会计要买哪些书,我的实践经验就是:
官方指定的那两本教材——《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根本。
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购一本质量靠谱的辅导书或者习题集作为补充。 目的是帮助理解教材和巩固练习,别买太多,消化不了也是白搭。
我当时就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先把教材的核心地位给明确了,然后再找点辅助工具。实践下来,感觉这个路子还是比较稳妥的。希望能给正在准备考初级会计的朋友们一点小小的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