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伙儿聊聊我自个儿捣鼓用Excel自动生成财务报表的这点事儿。以前每个月月底做报表,那真是头都大了,一堆数字对着敲,生怕哪个点错了,加班加点是常事儿。后来我就琢磨,Excel这么强大,能不能让它自个儿动起来?于是就开始了我的折腾之路。
第一步:先搭个架子,把基础数据表整明白
我寻思着,要想自动,那最开始的数据录入得规范。我第一件事就是设计一个“原始凭证录入表”。这个表很简单,但也很关键。我设了这么几列:
- 日期 (啥时候发生的)
- 凭证号 (方便查账,我一般就按顺序编)
- 摘要 (简单说说这钱是干嘛的)
- 一级科目 (比如: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这些大类)
- 二级科目 (比如:现金、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费用-工资)
- 借方金额
- 贷方金额
重点来了,为了录入方便和统一,我在“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这两列搞了下拉菜单。这样就不会出现同一个意思,输了好几种不同叫法的情况。比如“管理费用”,有的人打“管理费”,有的人打“管理开销”,用下拉菜单就统一了。
第二步:建好科目汇总表,这是个中转站
光有流水账不行,得把相同科目的钱给汇总起来。所以我又建了个“科目余额表”。这个表的作用就是把“原始凭证录入表”里相同二级科目的借方、贷方发生额都加起来,再算出期末余额。
这块儿我主要用了SUMIF
或者SUMIFS
函数。比如,我要算“现金”这个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我就让Excel去“原始凭证录入表”里找,只要“二级科目”那一列是“现金”的,就把对应的“借方金额”都加起来。贷方发生额也一样。期末余额嘛就用“期初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这么一套公式。
这一步得细心,公式可不能错,科目名称也得跟凭证录入表里的对得上。
第三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登场
有了科目余额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就好办了。这两个表基本就是从“科目余额表”里取数。
先说利润表。利润表的项目,比如“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等,这些就是“科目余额表”里的某些科目的期末余额或者本期发生额。我直接用等号或者VLOOKUP
函数(如果你科目余额表做得规范,直接等号链接单元格更简单)把数链过来。比如利润表里的“营业收入”项目,我就直接链接到科目余额表里“主营业务收入”的本期发生额。
然后是资产负债表。道理也差不多。资产类的项目,比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负债类的“应付账款”,所有者权益类的“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等等,也都是从“科目余额表”里取数。资产负债表讲究个平衡,所以我还设了个校验公式,看看“资产总计”是不是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这里有个小技巧,像“未分配利润”这个项目,期末数是跟利润表里的“净利润”相关的,所以这里也需要公式把它算出来,一般是“期初未分配利润 + 本期净利润 - 本期提取盈余公积 - 本期分配股利”。
第四步:让数据“活”起来,定期更新
上面这些都设置好公式链接后,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以后我每个月做账,就只需要在那个“原始凭证录入表”里一条条把凭证录进去。只要我录入正确,科目余额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就会自动更新了!
一开始捣鼓的时候也遇到不少坑,比如科目名称不统一导致汇总出错,公式区域没选对导致数据不全。但一步步调试下来,现在用着是真顺手。月底再也不用为了做报表熬夜了,把录凭证的活儿干完,报表“唰”一下就出来了,省出来的时间喝喝茶,多
这就是我自个儿用Excel搞定财务报表自动化的过程,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一点启发。不难,就是得耐心点,把逻辑理顺了,Excel就能帮上大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