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又轮到我来叨叨了。咱们今天聊个啥?就聊聊我自个儿琢磨出来的“治理层”和“管理层”这点事儿。这俩词儿,听着好像挺玄乎,你要是真在公司里摸爬滚打过,或者像我一样自己瞎折腾过买卖,就能咂摸出点味儿来了。
我的糊涂账时期
刚开始那会儿,我对这些也是一头雾水。啥治理、啥管理,不都是当官的、管事儿的嘛有啥区别?我最早在一家小公司干活,老板就是天,老板娘就是地。老板说往东,没人敢往西。那时候感觉,老板既是“治理”的,也是“管理”的,有时候甚至还是“执行”的,一个人把活儿都包圆了。
后来我自己也试着跟朋友合伙搞了个小工作室,也就三五杆枪。那时候,我们几个合伙人,天天凑一块儿合计:今年接啥活儿?要不要多招个人?年底分红咋分?这就是最早的“治理”的雏形了,虽然不规范,但意思到了——我们在定大方向,定大规则。
我还得负责具体的项目推进,盯着手下的小年轻干活,保证按时交货。客户不满意了,我还得去陪笑脸。这部分,就是“管理”和“执行”的活儿。
开始有点分化了
再后来工作室稍微大了点,拉到了一笔小投资。这时候就有意思了。投资人进来了,我们几个老合伙人加上投资人的代表,就组了个类似“决策小组”的东西,定期开会。会上主要讨论啥?
- 公司未来三年打算往哪个方向发展?
- 要不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 利润目标定多少?
- 风险怎么控制?
他们定了这些大方向、大目标之后,就不太管具体的鸡毛蒜皮了。这时候,我作为日常运营的头儿,就得领着团队去把这些目标给落地。我得琢磨怎么把大目标拆解成小任务,分配给不同的人,怎么去激励大家,怎么去考核业绩,怎么保证日常工作不出岔子。
这时候我就慢慢悟出来了:
- 那帮开会定大方向、拍板战略、还时不时敲打我一下别跑偏的,他们就是“治理层”。他们更关心的是“我们要做什么正确的事”(What),以及“为什么要做”(Why),还有就是监督我们这些干活的别把公司玩坏了。他们像是船长,负责看航海图,定航向。
- 而我,带着一帮兄弟姐妹吭哧吭哧干活,确保公司日常运转,完成目标的,我们就是“管理层”。我们更关心的是“怎么把事情做正确”(How),怎么高效地把治理层定的方向给执行到位。我们就像是大副和水手,负责把船开保证动力。
碰到的坑与反思
我待过一家公司,那老板特别能干,但就是分不清这个。他是大股东,按理说是治理层核心?但他又特别喜欢插手具体管理。比如市场部搞个活动,方案都定了,他半路杀出来说不行,得按他的想法改。结果?市场部经理都快哭了,方案改了七八遍,上线效果也不因为老板的想法有时候不接地气。
这就是治理层的手伸太长,越位到管理层了。本来管理层应该有相对的自主权去执行,结果被治理层直接干预细节,效率低下,大家积极性也受挫。
也见过反过来的。治理层光说不练,定了些天马行空的战略,完全不考虑实际执行的难度。管理层,要么硬着头皮上,撞得头破血流;要么就阳奉阴违,治理层说啥就是底下该咋样还咋样。这种公司也好不到哪去。
最终的体会
我现在的理解就是,一个公司要想跑得顺,治理层和管理层得各司其职,还得配合
治理层,比如董事会、股东大会这些,主要任务是“监督”和“决策”。他们要确保公司走在正确的道上,别翻车。他们定战略,批预算,任免高管,评估风险,对公司的整体负责。
管理层,比如CEO、总经理、各个部门总监这些,主要任务是“执行”和“运营”。他们要把治理层定的战略目标,转化成具体的行动计划,带领团队去实现。他们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业绩负责。
简单说,治理层是“掌舵的”,管理层是“划桨的”。掌舵的得看准方向,划桨的得使劲划。要是掌舵的也跑去划桨,或者划桨的非要自己掌舵,那这船,多半是要出问题的。
这都是我这些年瞎折腾、到处混日子,自己一点点体会出来的。不一定都对,就是跟大家分享分享我的实践感受。希望对大伙儿有点启发!今天就叨叨到这儿,下回再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