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家唠唠我当初写“网络会计论文”那点儿事。这玩意儿,从零开始到交稿,真是折腾了我好一阵子。
一、选题,头都大了
刚开始接到任务,脑子嗡的一下。网络会计,听着高大上,具体写啥?范围太广了,简直跟大海捞针似的。我先是上网瞎搜了一堆,什么“网络会计的机遇与挑战”、“网络会计信息安全”、“中小企业网络会计应用”,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寻思着,得找个自己稍微有点感觉,而且有话可说的点。不能太虚,也不能太偏,不然资料都找不到。那段时间,我基本上就是:
- 疯狂看文献: 学校图书馆数据库、知网、万方,只要是相关的,我都点进去瞅瞅。下载了一堆PDF,桌面都快放不下了。
- 请教老师: 厚着脸皮去找导师聊了几次,导师也没给太具体的方向,就说让我自己多看看,找个小切入点深入研究。这话说了跟没说差不多,但起码让我知道不能搞太大的题目。
- 跟同学讨论: 和几个也在写论文的哥们姐们儿碰头,互相吐吐槽,有时候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还真能给我点启发。
我琢磨着,现在不是都讲究啥电子商务嘛网络支付也火,那网络会计在电商企业的应用和风险控制这块,应该有的写。方向大致就这么定了下来。
二、搜集资料,眼都花了
定了方向,下一步就是啃硬骨头——搜集和整理资料。这可比选题时候瞎看要费劲多了。我得找跟我选的这个小方向高度相关的文献、案例、数据。
那段时间,我每天大部分时间就是:
- 筛选文献: 之前下载的一堆PDF,现在得一篇篇仔细看摘要和把真正有用的挑出来,没用的直接删掉,免得占地方还混淆视听。
- 做笔记: 看到有用的观点、数据、案例,赶紧记下来。一开始用手写,后来发现太慢,就直接复制粘贴到Word里,标明出处,省得以后引用的时候找不到。这一步特别重要,不然写到后面很容易忘了某个观点是哪儿来的。
- 找实际案例: 光有理论不行,论文得有血有肉。我就开始关注一些知名电商企业的新闻报道,看看它们在财务管理、特别是网络会计这块有没有什么公开的信息。有时候也去一些行业论坛潜水,看看业内人士的讨论。
这个过程挺枯燥的,有时候看一天文献,感觉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但没办法,没有足够的“料”,后面的“菜”就炒不出来。
三、搭框架,写初稿,改了又改
资料搜集得差不多了,我就开始琢磨论文的框架。这个也挺重要的,好的框架能让论文逻辑清晰,读起来顺畅。我先是列了个大致的提纲:
- 引言(为啥研究这个,国内外现状大概提提)
- 网络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简单科普下)
- 电商企业应用网络会计的现状和优势(结合案例吹一波)
- 电商企业应用网络会计面临的风险(重点分析,比如信息安全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啥的)
- 针对风险提出对策和建议(这部分得有点干货)
- 结论(展望一下)
框架搭好了,就开始往里面填肉,也就是写初稿。这过程,简直是便秘一样难受。 很多时候对着电脑屏幕,半天憋不出几个字。有时候写顺了,洋洋洒洒几千字,回头一看,又觉得逻辑不通,或者语言太啰嗦,还得删改。
我记得初稿写完,自己都不忍心看第二遍,感觉就是一堆资料的胡乱堆砌。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修改过程:
- 调整逻辑: 看看段落之间、章节之间的衔接是不是顺畅,论点和论据是不是能对上。
- 润色语言: 把那些口水话、不规范的表达都改掉,尽量让语言学术一点,但又不能太晦涩。
- 核对引用: 确保每一个引用的地方都标注清楚了,格式也得符合学校的要求。这个特别烦,格式要求那叫一个细致。
- 查重: 这是必须的步骤,把初稿扔到查重系统里看看重复率,高了就得赶紧改。我当时查了好几次,每次看到重复的地方都头大,得想办法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
这个阶段,跟导师的沟通也多了起来。把修改稿发给导师,导师提意见,我再改,来来回回好几次。每次收到导师的修改意见,心情都挺复杂的,既感谢导师的指点,又觉得改起来好痛苦。
四、定稿,排版,终于解脱
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不,是反反复复的修改,论文总算是到了一个自己和导师都相对满意的状态。这时候,主要就是排版了。
学校对论文格式有严格要求,什么字体、字号、行距、页眉页脚、参考文献格式,一条条都得对着弄。这个过程虽然不费脑子,但特别磨耐心。 我是一边对照着学校发的格式要求,一边在Word里调整,生怕哪个细节没弄对。
全部弄完,仔仔细细从头到尾又读了好几遍,确认没什么明显的错别字和格式问题了,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点击提交的那一刻,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但心里也踏实了。
写这篇“网络会计论文”的过程,虽然磕磕绊绊,但确实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从一开始的茫然,到后来的逐渐清晰,再到的完成,算是一次挺锻炼人的经历。分享出来,也希望能给同样在写论文或者将来要写论文的朋友们一点点小小的参考,大家都不容易,加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