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盘库差点被账本逼疯
上礼拜盘库,盯着那堆电脑和打印机发愁。老会计去年退休了,账本甩给我这个半吊子老板兼会计,看着“固定资产折旧”这几个字头都大了。以前都是外包,今年想省点钱自己搞。最要命的是,根本不知道选哪种折旧方法能少交点税。
翻出落灰的《小企业会计实操》,找到折旧那块。简单说就两条路:直线法(每年平均摊)和加速法(前面多摊后面少摊)。书上是这么写的:
- 直线法:机器10万块买,能用5年,残值算1万。每年折旧 = (10万-1万) ÷ 5 = 1.8万。
- 加速法(书上叫双倍余额递减法):头一年直接按20%×2=40%折,10万×40% = 4万!第二年剩6万再折40%,就是2.4万…依此类推。
我吭哧吭哧把公司那几台值钱货列成表:送货的面包车、仓库的叉车、办公室的电脑服务器。掏出计算器按直线法算完,五年总共折掉20万。再按加速法算前三年的数,结果一对比傻眼了:
加速法前三年就折了16.7万,直线法三年才折了10.8万——差了快6万!
当时就乐了:“这不等于让税务局前几年少收我税嘛” 马上拍板用加速法,噼里啪把Excel表格填完,感觉省了一大笔。
报税时被税务老师傅教育了
结果前天跑税务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税务翻着我的报表直摇头:“小伙子,加速法不是这么用的!” 他敲着桌子解释:选加速法得备案,你这没备案只能走直线法。另外叉车属于交通工具,按规定只能用直线法,你那叉车折错了…”
回家路上我开着那辆被“折错”的面包车,空调呼呼吹冷风,心里拔凉拔凉的。白折腾好几天,还得重做账。最大的教训是:所谓“划算”根本不是比数字大小!得看税务局认不认,设备种类管不管,还有公司现金流顶不顶得住前几年多交税(用加速法的话)。像我这种小本买卖,直线法虽然总税多,但起码每月支出平稳,不用拆东墙补西墙。
默默把账本全改回直线法。这回折腾明白一件事:省钱不能光看数字,规矩和实际扛不扛得住才是真道理。下次谁跟我说加速法能“省税”,我先把备案表和设备清单拍他脸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