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这时候我还纠结要不要考CMA,天天翻论坛看别人说值不值,还是咬牙跺脚报了名。咱打工的嘛就想加个筹码换份好工作。
第一步:掏钱报名真肉疼
打开官网一看注册费两千多,心都在滴血。刷信用卡那会儿手抖得跟帕金森似的,考不过这笔钱就打水漂了。肉疼归肉疼,还是安慰自己说这算投资,转头又花八百买二手教材,书寄过来那股霉味熏得我头疼。
第二步:下班啃书到凌晨
每天早上六点闹钟爬起来看一小时书,晚上下班雷打不动学到十一点。
- 地铁上拿手机刷题库,有次坐过站差点迟到
- 周末推掉所有聚会,咖啡当水喝
- 管理会计那本厚得能砸死人,公式多到想撕书
第三步:考场实战手心冒汗
考前一天紧张得拉肚子,早晨啃了两片止泻药进考场。电脑系统卡得要命,做计算题时鼠标光标转圈圈,急得我举手喊监考差点破音。半小时还有二十道题没做,手抖得差点把键盘扣下来。
第四步:拿证后疯狂投简历
等成绩那俩月天天刷邮箱,看到congratulation开头差点把手机摔了。兴冲冲把CMA写简历第一行,海投了五十多家公司。结果?
- 七成HR压根不问证书
- 两成说"哟挺厉害的"然后没下文
- 就一家制造业公司的财务总监眼睛亮了
第五步:证书真发挥作用了
入职后才发现CMA真不是纸片子:
- 做预算时用滚动预测模型,总监直夸专业
- 分析车间损耗率,绩效管理那章的知识全用上了
- 转正谈话时老板特意说"有CMA的思维方式确实不一样"
说实话考证那阵子我也骂过街,觉得花这么多钱时间可能打水漂。但现在摸着良心说,CMA在传统制造企业是真管用,特别是想往管理岗走的。但你要是奔着互联网大厂去,这玩意的用处可能就跟健身卡差不多了——主要看自律程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