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上班时候,我看公司报表看得头大,投资记账那边老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换来换去。我就纳闷了,这两个方法到底有啥不同?随手翻了几页书,脑子更晕乎了,干脆自己动手搞搞实践。
先从头摸索起来
中午下班后,我立马跑书店买了本会计入门书,结果翻了十来页就跟看天书似的。急死我了,丢一边去电脑前开网页瞎查。论坛里一堆人说成本法就是花多少钱记多少账,权益法得像合伙一样按公司亏盈动账。
- 第一点:算钱的法子完全相反。成本法简单粗暴,只记当初掏的钱,哪怕公司赚翻了天也不理。权益法,得像合伙分账,公司赚了钱你就跟着加账,亏了还得扣账,整得跟入股似的。
- 第二点:影响赚赔的东西差别大。用成本法的话,公司赚不赚钱关我屁事,账不动就是不动。权益法可折腾死人了,年底结算总得调来调去,影响整张报表。
- 第三点:控制权小用成本,大用权益。查资料发现,要是你不咋管公司的事儿,就用成本法省事儿。要是你说话管用,占了1/4以上股,那得搬出权益法来搞。
- 第四点:报表好看程度不一样。用了成本法,账面上稳如老狗;换成权益法,赚赔波动大,看起来浮夸,老板看了容易神经兮兮。
搞明白这些后,我拿公司老数据试着套,先在Excel里整了个成本法表格,只写固定数;又搞了个权益法表格,模拟公司亏盈天天调数字。来回折腾了两礼拜,报表总算能看出点门道。
实现和小插曲
总结完四个点,我顺手把它做成小笔记分享给团队,大家看了直点头。以后遇上类似投资,我也能分分钟选对方法了。不过这活儿让我想起去年帮朋友开个小饭馆。
朋友非要拉我合伙投资,我想用权益法记大账,他倒好图省事非得用成本法。结果年底饭馆生意火,账上却一动不动,钱分少了扯皮半天。俩人一拍两散,搞得连朋友都没得做。早知当初就给他硬掰扯明白这四个区别,省得现在见面低头就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