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现实狠狠抽了一嘴巴子
去年哥们公司被税局查了,账乱成一锅粥,我跑去帮忙救火。结果发现连“应交税费”搁哪看都摸不着北,坐那儿干瞪眼两个钟头,会计甩过来的报表跟天书似的。朋友公司被罚了一大笔钱,我还得硬着头皮跟人借钱帮补罚款。回来就坐书桌前琢磨,这算账的事儿咋能把我给整趴了?
从零开始硬啃
第二天直接冲书店买了本最薄的《会计入门》,封面画着个大算盘那种。刚翻开就懵圈——啥借方贷方,绕口令?逼自己从第一页开始拿红笔划线,一个概念抄三遍。那礼拜做梦都在背“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老婆说我半夜说梦话都是数字。
拿自己家开刀
干脆把家里买菜小票全搜罗出来堆桌上。记了三天账本发现不对劲:昨天微信剩52块,今天早餐花8块,记账本居然写着余额48?气得把计算器摔沙发上。重新捋才发现漏记了老婆转我的200块饭钱。这才懂书上说的“资金运动要双向记”是啥意思,合着钱进钱出得像拉锯子一样两头记!
搞懂三大金刚
死磕半个月终于搞明白:
- 欠债还钱表(资产负债表)就是个欠条大全,左边写我手里攥着啥(手机电脑存款),右边写欠谁的钱(房贷花呗信用卡)
- 进账出账表(利润表)根本就是家庭开销本,上半截记工资外快,下半截记房租水电
- 钱流水账(现金流量表)最实在,兜里现金怎么流动就怎么记,比微信账单还细
用儿子存钱罐演示:月初塞50块是现金流入,月底买玩具花30是现金流出,剩20块刚好对得上罐子里的硬币。
实战吓出冷汗
上个月帮表妹看奶茶店账本,发现原材料支出突然翻倍。翻凭证看到张采购单写着“进口椰果50箱”,我直接冲去仓库点货——墙角摞着的椰果箱统共才18箱。追着店长问半天,红着脸承认是拿公司钱垫了自己网贷。要不是前期死磕过会计基础,这坑根本发现不了。
真金白银换来的教训
现在看懂了:
- 报税单那些密密麻麻的格子,就对应着账本里的几个破筐子
- 公司谈分成时甩过来的财报,能一眼看出对方藏着掖着啥
- 连孩子压岁钱投资账户的盈亏都看得明明白白
上周房东乱涨押金,我把租赁合同和付款记录按会计科目理清楚,当场甩桌上跟他对账,硬生生省下两万块。这破财务知识平时觉得屁用没有,关键时刻真能换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