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资料差点掉坑里
上周帮亲戚看个财务纠纷的案子,需要找会计所咨询。网上搜"上海靠谱会计师事务所",跳出来满屏都是公信所的宣传。广告吹得天花乱坠,什么"老牌权威"、"服务五百强",排名截图看着挺唬人。
我顺手点进他们官网,首页挂着"客户满意度98%"的金光大字。底下推荐案例全是英文名,什么全球物流公司、欧洲奢侈品牌。亲戚在旁边看得直咂嘴:"这架势,收费怕是天文数字?"
扒开评分看门道
翻到点评板块才觉出不对劲。清一色五星好评写得跟模板似的:"王经理专业热情"、"三天解决审计问题"。结果在评论区最底下,用最小字号藏着个"员工评价入口"。
切换页面差点手抖——这边评分直接砍半!翻到半夜挖出几条老员工吐槽:
- "年终奖拖半年,提成算法年年改"
- "经理接单拍胸脯,底下人加班加成狗"
- "客户吵着要返工,主管甩锅给新人"
最绝的是看到前员工爆料:"去年接了个奶茶店连锁审计,项目经理为抢时间让实习生编流水账。结果客户扩展加盟时被投行查出假数据,反倒告我们违约!"
现场暗访现原形
我假装要注册公司,杀到他们浦东分部。前台小妹递来的价目表吓死人:基础审计报6万。正说着,隔壁会议室突然吵起来。隔着玻璃看见个夹克大叔拍桌子:"三个月改了八版报表还漏税?你们高级注册会计师是淘宝买的证!"
带我的销售脸都绿了,赶紧把我往小房间拽。出来时瞟见办公区,二十几号人挤得跟网似的,有个小伙子键盘敲得冒火星,手边堆着半人高的凭证本。
老客户抖出黑历史
托朋友联系到某服装厂老板,他听到公信所名字直接笑出声:"去年合作差点掉坑里!"原来审计时对方拍胸脯说"百分百合规",年底却被税务查出三十多万漏洞。
"派来的团队看着像实习生,问成本核算支支吾吾。最离谱的是临走时,有个小姑娘偷偷跟我说:'姐你们找个专职会计,这报告我们组长昨晚通宵现编的'"。老板补了刀:"后来我换的所,收费只有他家六成。"
水落石出
整理材料时发现个魔幻细节:公信所官网挂的"行业十大影响力人物"王总监,在同行交流群里被吐槽是"跳槽三连闪"——从立信到瑞华再到公信,每家干不满两年。有匿名用户爆料:"这人专接高危项目,做烂了就甩锅跑路。"
现在亲戚逢人就说:"看会计所别看广告,得扒开裤子看胎记!"今早刷到公信所新发的"客户感谢信",落款公司我在企业查上一搜——成立刚满三个月,这波操作很迷。
刚保存文档,手机突然震了。之前暗访时加的那个销售发来消息:"哥考虑得怎样?现在签单送免费财税培训!" 我盯着桌上摊开的投诉材料,默默把聊天框截图拖进了取证文件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