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初的事,朋友老王火急火燎给我打电话,说税务局让他填小微企业优惠表,结果卡在认定条件上抓瞎。我当时就拍胸脯说包我身上,结果自己翻文件也翻得满眼冒金星。
第一步:翻文件栽跟头
直接搜2021年小微企业标准,蹦出来的全是广告。好不容易摸到官网,文件绕来绕去净是“行业代码划型”“分档免征”这些车轱辘话。关键数字跟捉迷藏似的,看得我直想摔键盘。
第二步:电话轰炸税务局
实在没辙,抄起手机打12366。转人工等了整整20分钟,接线员听我磕磕巴巴描述完直接笑场:“哥您是要问从业人员和营收上限?早说!”电话里给我划了三条死线:
- 人不能超300(批发业放宽到200人)
- 年赚不能超300万(注意是应纳税额!)
- 总家当不超过5000万
第三步:血泪总结关键点
放下电话赶紧拿小本记重点:制造业最严,批发业最松,资产和收入必须同时满足。举个实锤:老王开零件加工厂,去年账上趴着4800万设备,工人280个,年入290万。别看赚得少,光家当超4000万这条就卡死!气得老王当晚多干了两瓶啤酒。
验证
上周陪老王去税务所交材料,专管员翻着报表直点头:“人数踩线300整,资产栏填4900万?行,擦边过!”出门我俩蹲马路牙子上抽烟,老王嘟囔:“早知这样,年前就该把仓库那台破机床当废铁卖了...”
干货压箱底:判断标准就仨数——300人、300万、5000万,行业不同微调。记死喽:人数和资产是硬杠杠,收入看应纳税部分!搞不清就把公司保险柜和流水线都算进资产,宁可多报别少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