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非得好好唠唠这事,之前我们那个招聘流程,能把人活活气死。就上个月,有个特别对口的候选人,从收简历到发offer愣是拖了一个多月,结果人家早被别家抢走了,我气得直拍桌子。
第一步:先搞清楚到底卡在哪儿
那天我直接把负责招聘的HR和几个部门经理拽到小会议室,摊开打印出来的流程表。“来,谁也别藏私,都把各自环节吃的苦水倒出来!”HR小王第一个跳起来:“你们业务部门,简历看一个星期都不带挪窝的,催了就说忙!”负责面试的李经理立马怼回去:“你们筛过来的简历质量也太飘忽了,有的连基本门槛都不够,这不是浪费我们时间吗?”我在旁边听着,手里红笔刷刷地在流程图上划拉,好家伙,每一步都像在泥潭里打滚。
第二步:对着痛点硬刚
吵吵完大家也都承认了,再这么搞黄花菜都凉了。我们当场敲定了几个狠招:
- 简历预筛直接上硬指标:要求HR在系统里设置关键字自动过滤(比如必须有中级职称、注会过几科这种刚性条件),筛掉的简历当天就给候选人发拒信,不拖着人家;
- 定死审简历时间:业务部门必须在收到简历后48小时内给反馈,超时?系统自动提醒抄送给我,我直接去办公室找人;
- 面试安排玩接力:一面二面中间不能断档,定好一面时间的二面时间就直接跟着排上日历,面试官提前锁定时间别想跑;
- 录取拍板不扯皮:最终面试结束,负责人24小时内必须明确表态“录用”或“拒绝”,邮件发出来才算数,口头说“再看看”等于没说。
第三步:拿实战当试金石
方案定了就得干!我挑了审计部急招高级审计师这回做试验。以前这种岗能拖两个月。HR用新筛子咔咔一顿操作,三天后剩下10份合格简历。火速分到业务组,果然有个经理48小时没动静,系统自动蹦出的邮件提醒直接躺我邮箱里,我拿着咖啡杯溜达过去“亲切提醒”,他当场掏出手机就看完了。面试安排更是连轴转,一面周五下午结束,二面直接定在下周一上午,中间谁也别想躲清闲。
第四步:踩坑踩出新经验
效果倒是明显,从收简历到发口头offer,17天搞定!但也有哭笑不得的事:最神的是有个候选人,offer都签了,结果入职前两天说接了个更大平台的offer...给我们气得!这也倒逼我们加了个环节:发正式offer前必须再电话口头确认一次意向,别让煮熟的鸭子飞了。
折腾一圈下来最深感受是什么?优化流程,本质上就是跟人性和惰性死磕。卡点在哪大家都知道,但没人掀桌子就永远拖着。我们这把逼着各方“签字画押”,执行起来还有人想钻空子,得时刻盯着。好处也是真香:之前一个招聘周期平均45天,现在压到20天出头,HR抱怨少了,业务部门招人也顺畅多了。累还是累,毕竟当个流程监工比当会计师还费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