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老板催着评估新设备投资,财务甩来个投资回收期算法让我自己算。行,这玩意儿以前读书时好像摸过鱼,现在重新捡起来。
第一步:翻出项目数据
我先打开项目计划表,这破设备总价50万,白纸黑字写着。接着拉近三年财务预测表,看它能帮我多赚多少钱——或者说"净现金流"。财务大姐说:"别忘了减成本,傻小子!" 对,光看收入不行,得刨掉电费、维护费这些新增开销。
- 第一年:收入多30万,成本涨10万,净赚20万
- 第二年:收入35万,成本12万,净赚23万
- 第三年:收入40万,成本15万,净赚25万
拿个破本子列出来:-50万,20万,23万,25万。负数表示血本无归的初始投入。
第二步:开启人工计算器模式
盯着那串数字开始硬算。从投入的-50万开始累加:
- 第一年末:-50万 + 20万 = 还欠30万
- 第二年中:-30万 + 23万 = 倒贴7万
- 第二年末?等等...年中钱没到账!得按月算?财务大姐白眼翻上天:"按整年算就行!"
赶紧改口重算:第二年整年收回23万,填完去年窟窿还多出?等等不对!第一年结束是-30万状态,第二年收回23万,那就是-30万+23万=-7万,到第二年结束时还欠7万没回本。
第三步:玩时间切分游戏
现在卡在第三年要追回剩下的7万。财务预测第三年能净赚25万,假设每月平均赚(虽然知道是鬼扯),那每月约2.08万。
7万欠账 ÷ 每月进账2.08万 ≈ 3.36个月
最终回收期 = 撑满的两年 + 3.36个月,约等于2年3个月。在Excel里敲公式验证:=2+(7/25),结果2.28年。没毛病!
撞上实战暴击
正嘚瑟,隔壁老王插嘴:"你这设备第三年要大修,维修费8万没算!" 我特么...硬着头皮把第三年净现金流从25万改成17万。
重新算回收期:
- 第一年结束:-50+20=-30万
- 第二年结束:-30+23=-7万
- 第三年要填7万窟窿,但全年只有17万:7 ÷ (17÷12) = 4.94个月
总回收期变成2年5个月,比原来多喝两个月西北风!老板看完直接拍桌:"超两年半就不批!"
血泪总结
这方法就俩字:简单!粗暴!
- 适合:钱少周期短的项目,比如摆摊卖煎饼
- 坑点:现金流估不准全完蛋,后期大修直接翻车
- 更坑:忽略钱会贬值!三年后的20万不如现在的烧饼值钱
跟财务大姐要了带时间折现的公式表...下回再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