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了个小公司的账,老板说营业税这块老是搞不明白,怕被查账。我翻出《营业税暂行条例》准备研究,结果开头那段话就把我绕晕了——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愣是看不懂!
第一步:硬着头皮瞎搞
老板急着报税,我只好按自己理解填表。结果把代客户收的货款也塞进营业额了,心想:钱都过公司账了,总得算收入?好家伙,月底发现税费比平时高一截!会计群里一问,被老财务们笑话:"代收款能算你的营业额?你这不白给税务局送钱嘛"
第二步:抠条例+问老会计
我把条例打印出来,拿红笔一行行划重点:
- 营业税只对"提供服务赚的钱"收税——那些帮客户中转的钱根本不算!
- 开发票也有讲究:差旅费给客户实报实销的,发票得分开开,混在一起又得多缴税
还是不确定的地方,就带着奶茶去楼下事务所蹭经验。张会计教我个土办法:"把自己当税务局的人想想——这笔钱到底算不算公司挣的?不是就别往里填!"
第三步:做了张傻瓜表格
怕下次再错,我搞了个Excel对照表放桌面:
- 蓝色列:公司实际赚的钱(服务费、佣金)→ 必报税
- 黄色列:经手但不算收入的钱(代付、押金)→ 打死不填
- 红色列:搞不清性质的→ 立刻打电话问专管员
现在省心多了
上个月报税只用十分钟:
1. 打开网银流水,按月份筛出所有进账
2. 对照傻瓜表分类,蓝列的加起来
3. 营业额×税率直接填表,再也没多交冤枉钱
上周税务局来看账,翻完笑眯眯说:"你们这小公司挺规范嘛"哪是专业,纯粹是踩过坑才学会的土办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