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朋友们,今天咱不聊虚的,直接上干货!最近帮香港那边的小公司弄了份现金流量表,被他们老板夸"好使",赶紧把实操过程给你们盘一盘。就跟做菜差不多,备料切菜下锅,按步骤来准没错!
第一步:翻箱倒柜找原料
早上九点端着咖啡坐到工位,先把全年银行流水全部导出来了。好家伙!12个月的电子表格堆起来像小山,看得我眼都直了。顺手又把收付款凭证全抱到桌上,红绿蓝三色贴纸直接开干——红的贴收入,绿的贴支出,蓝的贴借款还款,跟小时候玩分类游戏似的。
第二步:给钱袋子分家当
拿着彩色标签纸就开始抓瞎——这给供应商的预付款算日常开销还是投资?突然想起来香港那边特讲究这个划分,赶紧翻出他们税务局指引。原来买设备的钱要算投资活动,还银行贷款算筹资活动,给员工发工资这种才算经营活动。分错的好几个单子气得我直拍大腿!
第三步:按月份排排坐
本来偷懒想按凭证号排序,结果月底对账时发现某笔三月支出记到二月去了。得!老老实实按实际发生日期重排,把三百多张凭证在会议桌上铺成贪吃蛇。财务小妹路过直笑:"姐你这练摊儿?"
第四步:钞票去向大追踪
最头疼的来了!某笔80万港币的进账,银行显示是"商贸汇款",但公司三个业务线都用过这个账户。急得我抓着销售总监问了一下午,翻出半年前的邮件才确认是电器出口项目的回款。这种破事让我干完直接啃了两块巧克力续命。
第五步:表格打架终和解
用Excel拉表格时出鬼了——明明收支都填对了,期末现金硬是比银行账单少5万2。熬夜到十一点半才发现,有笔给房东的押金忘记退款!把一行补上那刻,看着三列数字终于乖乖对上,简直比中彩票还爽!
现在总结下关键点:分类贴纸要大张的,日期排序要死磕,追踪款项要脸皮厚,对不上账的时候——千万别信邪,肯定是哪笔钱藏猫猫! 香港报表看着唬人,说白了就是记好账本分好类,咱打工人按这五步走,保准老板挑不出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