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今天唠唠我这银行从业资格证是咋折腾下来的。这事儿得从去年开春说起,我那会儿不是失业小半年了嘛天天在家刷手机,瞅见朋友圈有人晒这证,底下评论还说啥银行敲门砖。我心说咱这三十好几的,总不能一直喝西北风?脑袋一热,抓起手机就搜“银行从业资格哪报名”。
第一步:掏钱买“罪受”
好家伙,报名费加教材费直接干出去五百多,心疼得我直嘬牙花子。书寄到家那天,我撕开塑封一翻,满本都是“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个人理财”……脑瓜子嗡一下就大了。我连自个儿花呗都算不明白,还给人管钱? 硬着头皮扒拉几页,跟看天书似的,差点就想把书塞床底吃灰。
第二步:死磕教材
躺了两天还是不甘心,钱都花了,总不能打水漂?重新把教材从床底薅出来,逼着自己定了个表:每天啃俩钟头书。刚开始是真要命,看着看着就眼皮打架。后来学乖了,专挑下午灌一杯浓茶再开整,边看边用笔在书上划拉,那些绕口的词儿(比如什么“巴塞尔协议”)就多念几遍,强行往脑子里塞。
- 早上蹲马桶刷免费APP题库
- 中午扒饭时瞟两眼重点笔记
- 晚上哄完孩子接着开夜车
第三步:题库里泡澡
啃了俩月书,觉着差不多了,自信满满点开模拟考。结果当场考懵了! 题出的那叫一个刁钻,题干长得跟小作文似的,陷阱还贼多。好几回气得想砸鼠标。最绝望的是错题重复错,感觉自己像个鱼脑子。后来真急眼了,干脆把错题抄了三大本,睡前醒后都得翻两页,就差把纸条贴天花板了。
第四步:考场惊魂记
进考场那天手心直冒汗。机房空调开得跟冰窖似的,隔壁座的大爷还在不停擤鼻涕。做到多选题的时候,后脖颈子都僵了。最离谱的是有道题问“银行破产存款赔多少”,刚好看过又忘了,急得差点薅头发。后半程基本靠直觉蒙,鼠标点得手都抽筋了。
第五步:塑料壳证书
考完灰溜溜回家,琢磨这回五百块真喂狗了。结果隔了俩礼拜,邮箱突然叮咚一声——及格线60分,我踩线过了61! 激动得原地蹦了三蹦。后来那塑料壳证书寄到家,摸上去还没我手机壳厚实。讽刺的是,等我真去银行面试,人家开口就问“有资源吗?” 我那小本子揣兜里愣是没好意思掏出来。
现在这证就搁书架上落灰。你要问我考了有啥用?实话就是,证明我这把年纪还能跟小年轻一样死磕,至于银行的门……至少知道钱咋流动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