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后台一堆私信轰炸,全是问中级会计职称怎么熬过去的。去年我也被这玩意折磨得够呛,厚厚三本书堆在那儿,瞅着就眼晕,天天琢磨着要不要放弃。后来硬是逼着自己试了仨法子,居然真给啃下来了。今儿就把我咋折腾的全倒出来,给大伙儿参考参考。
1. 硬啃书本不如“笨办法”
刚翻开教材那会儿,是真坐不住!看五分钟书能刷一小时手机,效率低到泥里去了。后来我一发狠,把手机锁进抽屉,翻出小学生用的田字格本,开始干一件特傻的事——像小学生那样,把书上那些重点、公式,一个字一个字抄下来。没错,就是纯手抄!经济法那些绕口的条条框框,财管里长得能当面条的公式,实务里弯弯绕绕的分录,全给我抄了几大本。抄着抄着,邪门了!那些字儿好像顺着笔尖钻脑子里去了,比干瞪着眼看十遍还管用。手酸是真酸,可那些知识点居然扎下根了。
2. 把难点“糊”在眼前
手抄是有点用,可遇到特别顽固的“硬骨头”,比如财管那鬼画符似的现金流量图,抄十遍也迷糊。我一拍脑门,翻出过年贴剩下的红纸,抄起马克笔,把最头疼的几个图、几串公式,画了个巨型海报。完事儿直接拿透明胶带“哐哐”两下,糊在厕所门背后!这下好了,每天刷牙洗脸、蹲坑发呆,一抬眼就瞅见它们阴魂不散地杵在那儿。开始是真烦,看都不想看。可架不住天天照面,躲都躲不开。熬了几天,有天蹲马桶上盯着那图发呆,脑子里突然“叮”一声,之前缠成毛线团的逻辑,哗一下自己解开了!气得我差点把海报撕了——早点开窍多
3. “精分”现场背书法
考前一个月,最怕经济法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关屋里自己念叨,念着念着就走神,效率跟蜗牛爬似的。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书一合,站起来对着白墙开演:假装自己是监考老师(还推了下不存在的眼镜),凶巴巴地冲空气提问:“那谁!你说说,什么情况下要约失效?” 然后立马切换成怂包考生,站直了磕磕巴巴地背:“呃...被...被拒绝!还...还有依法撤销!承诺期限过了还没吭声...对!还有内容被改得亲妈都不认了!” 自问自答,演得跟精分现场似的。这么连比划带吼地折腾几轮,那些枯燥的条文,愣是让我用这种“神经病”方式给刻进DNA里了,考场上闭着眼都能默写出来。
- 手抄土办法:别看不起眼,专治注意力涣散,亲测知识点印得深。
- 海报糊眼前:对付顽固难点,物理攻击最直接,抬头不见低头见,逼着你懂。
- 精分背书法:一个人也能嗨起来,用角色扮演把死知识演“活”。
折腾完这三板斧,走进考场时心里还是有点虚。结果成绩出来那会儿,我自己都傻眼了。真不是说这考试变简单了,而是找到自己能咽下去的方法,比啥名师押题都管用。那些厚书、那些公式,说到底都是纸老虎。你也别管法子看着多傻多土,能让你坐得住、看得进、记得牢的,就是好法子!焦虑没用,干就完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