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收支审计报告范文,考公务员选财政局?
首选发改委,其次选财政局,最末选审计局。为什么?
作为一个拥有整整十年财政工作经历的财政系统公务员,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从收入上来看同一地区、相同级别,市级、县级,财政局、发改委、审计局基本的工资收入待遇一般无差别,都是由组织部门统一核定。
审计局的工作人员,平时出差较多,有差旅补助,标准各地有差别,以我所在的市为例,一天是补助180元。财政局和发改委,偶尔有出差,但不会像审计局那么频繁,出差时间那么长。
审计局一年下来的收入要比财政局和发改委高,主要就在差旅补助上。不过也比较辛苦,经常是常年在外不沾家的。
还有一点,就是年终考核奖这块,财政局和发改委一般都是第一等次,审计局因为工作性质原因,时常无法位列第一等次,大概率在第二等次。这样在年终奖方面,审计局要比财政局和发改委少部分,不过,综合收入,审计局还是要高点的。有过统计,部分审计局工作人员,一年出差在外最高达210天,真的比较辛苦。
从工作内容上来看财政局是当地政府的“钱袋子”,不仅负责当地各部门的吃喝拉撒,还要负责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社会稳定筹措和分配资金,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局。总得来说,财政局在党政机关部门里都拥有比较高的地位,颇受尊敬,也是政府部门中为数不多的,其工作对象全部为党政机关部门的单位。
发改委,一般来讲只有省级以上的发改委才有非常重要的审批权,比如重大工程的立项,像当年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审批、各地高铁、地铁的审批都由国家发改委来负责。地级市以下的发改委权力就要大大缩水。发改委和财政有种恰恰相反的对比:发改委是越往上权力越大,财政是越往下自主权越大。不过,这并不意味在地级市以下它就弱势,依然很强势。发改委负责地方大部分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设计,还有年底牵头负责对各个部门的考核,在当地的政府部门中权力不可谓不重。也由此,发改委的公务员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视角和格局都比较大,这是他们非常大的一点优势。
审计局,由于实行垂直管理,这些年来审计部门的权力越来越得到加强,同时,水涨船高,审计在各级政府里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审计局主要负责的是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各部门单位、国有企业等的“钱、财、物”的审核计算,特别是涉及民生保障、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支出。我们每年都有同级审计,时间从3月底到6月初,接受审计的问询、函证、答复,特别是填写审计取证单,情况类还好,问题类时常让我们不断解释,很麻烦。审计局也是属于那种容易得罪别的部门的单位之一了。我们市的审计局去年就因为一件事被其他部门埋怨很长时间。
从发展前景来看目前来看,以我们市为例,发展前景上,财政局是比较弱势的。没错,现在整体上财政部门在当地政府部门中虽然话语权不低,但是提拔重用的机会往往到不了财政局,我们局连续三届局长都没有获提拔重用了,下面县市区的财政局长也基本上全是。
发改委是一如既往地强势,主要领导连续多届获得提拔重用。审计局的一把手是省和市共管的干部,之前市里单管的时候,一把手发展前景很好,现在的情况,一般省市共管的干部的提拔,在市里往往是不如市管干部的。
从内部看,财政局、发改委的人数比较多,特别是公务员编制数也多,这点财政局要多于发改委的,其内设科室,财政局多达25个,也是高于发改委的,所以就内部提拔机会来说,财政局稍微更高点,但并不明显。
审计局的公务员编制数要比财政局和发改委少,科室数量却也不少,总体上说,审计局内部科级干部的提拔比财政和发改委容易点。
作为财政系统的一名老兵,见证了这些年财政系统逐渐势弱,也看到发改委的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宏观视角和大局观之厉害,更体会到审计局工作人员的难缠。
所以,打算在公务员里有一番抱负的,首选发改委,其次选择财政,最后是审计。
一般公司可以做财务收支审计吗?
一般公司可以做财务收支审计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一般公司可以对公司内部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而且通常情况下为规范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公司可以定期组织人员对公司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以免发生财务上面的纠纷,规避财务上面的风险。
中小学审计怎么审?
一是对中小学校财务收支审计,即指中小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机构依法对学校各项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及财产物资管理、使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
二是对中小学校长经济责任审计,即开展中小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参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及教体系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等制度。
专项审计的法律依据?
我国法律规定的专项审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一条 专项审计机关应当依照《专项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独立行使专项审计监督权。
第二条 为了规范专项审计工作,保证专项审计质量,明确专项审计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项审计法》(以下简称《专项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准则。
第三条 专项审计机关实施专项审计后,应当以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为专项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依据,出具专项审计意见书、作出专项审计决定。
第四条 专项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法应当接受专项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专项审计监督时,适用本准则。
专项审计机关办理专项审计事项必须由具备相应的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专项审计人员承担。
第五条 本准则是规范专项审计机关及其专项审计人员依法办理专项审计事项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衡量专项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
财务年度审计包括事项有哪些?
财务审计主要是对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作出合理的审计表单,发现财务情况中隐藏的问题,企业财务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企业财务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被审计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依法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和决定,其目的是揭露和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情况,查处企业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促进廉政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服务。
财务审计的内容
审计
年度财务收支的执行情况,审查企业各项财务制度的落实情况,并拟定审计计划或方案;
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与执行情况,按照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案,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以为企业运营提供增长服务;
债权债务的增减情况,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完成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单项业务的审计工作;
审查财务收支项目、费用开支与报销等工作,如车辆费用、招待费用、业务费用的支出情况、职工工资的发放和离退休人员费用支付情况等;
审查发票、凭证、账册、报表的真实性以及其填制是否符合企业财务制度的要求;
检查、复核审计证据,做出单项审计评价意见;
上年度财务内审时提出的问题整改情况;
针对所有涉及的审计事项,编写内部审计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进行企业保密工作,按规定使用所获取的财务资料;
整理、归档审计资料;
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财务审计的目的
目的
审计目的,是指审计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但审计目的和审计目标还是有所区别,审计目的是大概念,审计目标是小概念,审计目标是针对具体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而应达到的要求,包括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国家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最终达到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在过程中还必须要保证:
公司财务的真实性
为了确保财务账目的真实性,相关业务在特定期间,检查与账户记录是否相符,有没有资产、负债余额及收入等出现虚列情况。
公司财务的完整性
被记录的账目会在会计报表列出,检查期间是否发生遗漏、隐瞒经济业务,有无帐外资产。
公司财务的合法性
根据《企业会计准测》及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查看公司报表的结构、项目、内容等是否合法。确保经过调整后没有违规事项。
公司财务的准确性
对公司报表各项目进行分析是滞准备无误,并能反映到相关会计报表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