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舞弊论文开题报告,他本人会面对怎样的后果?
吴秀波事件还没有结束,又来了个翟天临学术造假,影视娱乐圈的混乱状态和无法无天的程度看来真的一点也不假。
关注吴秀波事件和翟天临事件,看了一些相关的报道和一些网友的问答、以及网友们的评论,有部分网友把影视明星演员捧为“天人”,尤其是对男明星演员,无论这些人行为如何卑鄙、道德如何败坏、都给予“免死金牌”、“免罪金牌”、“免罚金牌”。为什么会这样?只因为这些明星演员是男的,只因为这些明星演员会演戏。所以,无论这些男明星演员接二连三玩女人也好、无论这些男明星演员学术造假也罢,只要他们能认个错、万事就OK了,就应该原谅他们了,就不用为自己所犯的错买单了。这到底是人性悲哀、还是道德悲哀、还是过度地崇拜明星呢?影视圈的男性明星们的无法无天的犯罪成本、胡作非为的成本、也太低太低了。
回到翟天临事件。看以前的屡次高考,相关部门对高考那么的重视,只要出现有作弊现象、严惩不贷这是必然的。可是到了翟天临的学术造假,怎么就有那么一部分人觉得可以原谅的呢?难道说仅仅是因为参加高考的考生们不会演戏、而翟天临是明星演员会演戏的缘故吗?
一些网友对吴天临事件是这样说的: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学位造假现象全社会普遍存在,对年轻演员犯错要有包容心……等等等等》。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只要是会演戏的,只要是男性演员,可以不去计较他们的个人品德问题。无论这些人私生活混乱也好,无论这些人品德败坏也罢,都应该赐给他们“免死金牌、免罪金牌、免罚金牌”。悲哀啊!人生观倒转、白痴捧起混蛋来了!
社会应该弘扬正能量,公众人物应该品德兼修。对于毫无品德可言的公众人物、对于违法乱纪的公众人物、对于造假欺骗大众的公众人物、应该坚决打击决不容情。至于翟天临对他自己的“学术造假事件”、最终会面对什么样的后果?翟天临学术造假被揭穿,对他本人而言已颜面扫地,如果他还胆敢继续呆在影视圈,那说明他的脸皮真的是太厚太厚了。如果相关管理部门果真原谅了他、让他继续留在影视圈做演员,那只能说明造假的成本真的是很低很低,以后人人都可以以翟天临为“榜样”了。但是我相信,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翟天临最终必须为自己的卑鄙行为买单的。
大学老师批改学生的论文时?
大学论文分为好几种类型,如学年论文、实习论文、结课论文等,最重要的是学位论文。
由于大学的课程,在结课形式上分为考试和考查,许多承担考查课的老师,就会以写论文的形式来结课,所谓“结课论文”,其实就是作业。
前几天,我发了一条微头条,说的是我的课上一名学生提交的论文竟然抄袭我的作品——
此事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关注,阅读量达到40多万,评论208条。其实这个“论文”就是一篇作业。做老师的,不可太较真,打多少,随人品喽……
许多朋友建议给他“59分”,那就是让他挂科,理由都是抄袭不道德(可是你抄过吗?有过道德的困惑吗?)。今天我就讲讲讲学生抄袭与道德这档子事儿。
说起来挺奇怪 ,如今就连研究生都不做“研究”了,却规定本科生必须写学位论文(毕业论文)。其他论文都是作业,唯独这篇论文是真论文,什么摘要、英文翻译、目录、注释、参考文献……然而大多数学生从未写过论文,没受过相关的学术训练,毫无学术研究的知识及技能储备,更不了解学术规范,有的甚至连一篇论文都没读过,却要他们在临毕业前,正心慌慌、意乱乱时,去写一篇什么劳什子的学术论文,而且规定字数不少于1万,岂不怪诞?
许多本科生写的所谓“学术论文”,其实就是一篇拼凑的大杂烩,好多人还都是抄袭的(分大抄和小抄)。在怪诞和不合理的制度下,从何谈起“学术道德”?但默认大家抄又不行啊,于是又规定每篇论文都必须进行“查重”,可笑查重率的底线又定的比较高(我们学校是25%),也就是允许你抄(应该说“借鉴”),但不可抄得太生猛。
(老师岂能不知?只是知道了也没办法,当所有人都在“作恶”时,对恶便只能纵然或无视了)
每个学生都有指导老师,应该说老师对学生是否抄袭该是一清二楚。其实不然。因为老师们在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认识,即本科生的论文根本不可能有创新的东西,基本上就是炒现饭,是前人观点的综合整理,本来就不是新鲜玩意儿,只要你抄的不太狠(抄多少由机器负责审查),格式基本规范,就让他过了。
所幸本科生论文不上网,不担心被人揭发抄袭。老师与学生的压力都小。所以本科学位论文,主要是格式审查,内容倒还在其次,通过率基本有保障(主要是查重机器人那一关得过)。
这些年一直有人在呼吁,取消本科生写论文。对此我完全赞同:别再侮辱“学术”了,别再为我们这个垃圾论文超级大国再增加每年几百万新垃圾了!
但研究生论文就不一样了。这里我只说硕士研究生,不说博士研究生。
硕士学位论文篇幅较大(最起码要3万字),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且研究时间长(一般为三年,专硕为两年),最关键的是,学位论文绝大多数是要被期刊网收录的,如果抄袭,很容易被发现,而一旦暴露,被人举报了,不仅学生的学位面临被取消的危险,对老师的声誉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一般来说,硕士生导师对硕士论文会给予实际的指导,但发现抄袭,却不容易。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论文数量太大了,在期刊网上输入任何一个关键词,进行搜索,搜出来的文章成百上千,不在话下,一个人穷经皓首做学问,也不可能遍览(而且每月都在新增,有的刊物一个月都出三期,每期几十篇文章!)。何况大多数论文并无价值,不是资料的堆砌,就是老话重弹,具有创新价值的文章少而又少。学生抄,也不会去抄那些经典的、著名的、有影响力的文章(这两年发现的抄袭,多是学生抄学生的)。老师们了解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状况,不代表每篇文章(观点及其结构)都了如指掌。老师指导论文,也就是看这篇论文本身的问题,至于它是否抄袭,责任应由学生自负,学生不负,还有查重机器人负。
(不仅代写论文成为一门大生意,论文查重的生意也不小,查一篇论文,要几十块钱呢!)
从道理上来说,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应该将三年的时间都用于研究,然后写出一篇具有原创性的论文。然而事实是,在研究生连续扩招后,硕士生的规模越来越大,而有志于研究的人却没有按比例增长,大多数研究生都是被逼来读研的,他们读研也只为获得一个文凭。在校期间,他们的时间都“忙”别的去了,临到开题、中期考核和答辩时,才着急忙慌“写”论文,质量如何能保证?如果学生毕不了业,老师也有很大压力,就是俗话说的,“(学生)砸手里了”!怎么办?能继续严格要求吗?只能是多方协作,给学生放水!
对学术的不尊重,几乎从孩子们上学开始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了;把没有学术兴趣和潜力的学生招进来,在毫无学术基础和学术训练的条件下,逼令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必然使“造假”成为一种新的潜规则。这些,都是学术不端现象屡屡频发的根本。学生论文抄袭现象的普遍,应该从高校学术环境和研究生制度上找原因,而不能一棒子打到可怜的老师们头上。
如何写本科毕业论文?
第一,根据老师提供的选题,我先选择分析适合自己的题目。只有先选定题目,才能更好的构思。
第二,根据选定的题目,到中国知网搜索相关的文章作为参考,或者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报刊。
第三,在上述两步的基础上着手开始论文的开题报告。这个是需要导师审核的,一般会询问你这个领域的文章多不多?数据是否好搜集?你的如何构思?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就按照里面的构思展开写作。
第四,在论文内容方面,为降低查重率,我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借助Eviews分析软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分析数据的相关性展开的,注意防止数据造假。这样论文既有理有据,又能降低查重率。
答辩老师还会再看到论文吗?
一般是不会看的,本科毕设答辩顺序:在毕设系统内提交论文初稿进行查重,并同时提交附件(图纸,视频,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完整的论文等)初稿,待导师查阅后没有没问题会显示审核通过,接下来就是提交定稿了,定稿一经提交便不了修改,所以定稿上传一定要仔细,定稿附加同上也是需要的。毕设系统内的任务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打印自己的论文以及图纸等其他材料了,准备答辩。答辩通过的话,会直接讲论文纸质材料装档,在学校存档。如果你今后不是特别出名的人,别人是不会刨一个普通人的家底的。注意这里是别人,并没有指答辩老师,也就是说老师根本不会看你的论文。只有一种情况下,你的导师才会看你的论文,你的论文质量特别高,并且和他的研究方向相关,有良好的前景,那么这个时候导师会联系你征求你的许可进一步研究下去。
总结一下,普通人是不会被别人查家底的。我们经常看新闻某某高官违法乱纪了,会直接把他的履历晾出来;某某明星学历造假,不过就是太出名了别人想要多了解你的过去罢了。本科毕设评价的标准就是你要有东西(论文+图纸),至于这个东西是不是你自己的,没有人会关心,所以各位就不必担心了。
答辩完怎么知道自己过没过?
答辩完如何知道自己过没过,可以有两种方法。
第一,在答辩完之后,其实你心里就对自己的表现有了一个大概的评价,并且你可以通过评委老师对你的提问和回答进行一个预估。第二,答辩完之后,通常会统一通知答辩是否通过,与其胡乱猜测,不如等待最终的结果。
答辩是否能通过,其实是受到综合因素的影响,所以最终的结果才是最准确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