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税负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工薪税?
从税收制度的设计来看,在税法上并没有“工薪税”和“富人税”这两个税种,出现这种说法的原因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很大一部分来自企业代扣代缴职工的“工资薪金”所得,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中超过60%为工薪阶层缴纳,因此,个人所得税也叫“工薪税”。从《个人所得税法》(2018年修正)来看,减少了工薪阶层的个人所得税和强化资本类、财产类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避免富人避税、偷逃税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居民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使用费所得合并为一项:综合所得。旧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起征点是3500元,新个人所得税法综合所得起征点是5000元,并新增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减轻工薪阶层的纳税负担。
旧个人税法工资、薪金所得税率适用的是3%至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新个税法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综合所得税率与原工资、薪金所得税率对比表如下:
可以看出新个税法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而这一部分税率对应的工资人数最多,进一步减轻了工薪阶层的纳税负担。
强化征管新新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为新增的反避税条款,旨在堵塞税收漏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此举能有效加强了税务机关执法力度,利于个人所得税公平作用的发挥。
新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五条新增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协助税务机关确认纳税人的身份、金融账户信息。明确相关部门有协助征税的义务,有利于个人所得税的顺利征收。同时避免避税及偷逃税的发生。
从以上简短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家减轻了工薪阶层的“工薪税”负担,同时对“富人税”并没有减轻,反而加强监督,在资本类、财产类涉及个人所得税方面也做出了新的法律规定。相信在以后对“富人税”也会加强监督,避免税款流失。
个人负担总额是什么意思?
负担总额指的是个人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所纳某种税款的总额。负担额一般指实际交纳税款的数额。计算方法为: 依照税率计算应交纳的税额减去减税免税数额加上附加税额。它是衡量纳税人负担程度的重要依据。
税收负担额,以绝对量反映的税负水平。具体表现为负税人在一定时期内所实际负担的实物税数额和货币税金额。见税负水平。
代开增值税对个人有影响吗?
有影响。因为代开增值税涉及到企业开具发票的环节,而个人作为购买方,则可能会受到这些发票的影响。如果代开增值税的企业在发票开具上存在问题,导致其发票被税务部门认定为无效的,那么个人作为购买方则可能会因为无法索取发票而无法报销相关费用。同时,代开增值税也会让一部分企业因为节省成本而选择不按实际操作进行或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整个市场的诚信度和公平竞争。企业代开增值税的出现,既有其市场需求,也有其隐患问题。随着税务监管力度的加强和技术手段的提升,未来代开增值税将更加规范化,从而减少其对个人或整个市场的负面影响。
什么是个税?
个人所得税的现行税制采用的是分类税制,表现形式就是根据所得来源分为9个税目
具体每个种类的计算我们后续会慢慢聊,这里我们要知道一个比较特殊的规定,就是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具体怎么算,很多人可能会有点困扰,我们喜欢用案列说明,有些文章经常引用税务的条例,但是不举例不计算怎么让人明白呢》
白领A先生在某企业任职,2019年1月-12月每月在甲企业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6000元,另外,2019年3月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元,稿酬收入2000元,6月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0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000元。
假设每月缴纳三险一金2500元,每月专项附加扣除共计为3000元,无其他扣除。
个税其实就两步,预缴和汇算清缴
我们先完成第一步 预缴
1、工资薪金部分
2、劳务报酬
3、稿酬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表单设置其实很简单,就涉及一个函数IF,比如劳动的所得
=IF(IF(E24<=4000,E24-800,E24*(1-20%))<0,0,IF(E24<=4000,E24-800,E24*(1-20%)))
公式的背景就是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减除费用: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而税率则依据下图来计算
预扣预缴税额=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稿酬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预缴税额=4080+(440+5200)+168+240=10128元
记住这个数字,后面还会用到的
分项计算预缴完成后,我们可以合并汇算清缴了
年收入额=工资、薪金所得收入+劳务报酬所得收入+稿酬所得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收入=16000×12+(3000+30000)×(1-20%)+2000×(1-20%)×70%+2000×(1-20%)=221120元
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额-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221120-60000-(2500×12)-(3000×12)=9512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95120×10%-2520=6992元
预扣预缴税额是10128元
年度汇算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预扣预缴税额=6992-10128=-3136元,说明啥,多交了呗所以要想国家要求退回差额部分的税额。
汇算清缴应退税额3136元。
好了,整个计算就分析完了,大家觉得清楚了吗?
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15?
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15%免征是指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超过当期月(季)应纳税所得额的15%时,可以享受税负超额部分的免征。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首先,计算当期月(季)应纳税所得额。当期月(季)应纳税所得额 = 当期月(季)收入总额 - 当期月(季)减除费用 - 当期月(季)专项附加扣除 - 当期月(季)专项扣除 - 当期月(季)捐赠等应扣除的款项。
2. 然后,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 当期月(季)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3. 最后,计算税负率。税负率 =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 当期月(季)收入总额。
如果计算出的税负率超过15%,则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15%的部分可以享受免征。例如,某人当期月收入总额为10,000元,减除费用、专项附加扣除、专项扣除、捐赠等应扣除的款项共计2,000元,应纳税所得额为8,000元。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为1,000元,税负率为10%。因为税负率没有超过15%,所以该人无法享受税负超过15%的免征政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