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计算公式例子,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含税金额中,包括不含税销售额和税额,不含税销售额与税额的比例为税率(3%)。所以,可以列等式为:1、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税额2、不含税金额*税率=税额这样,以上两个等式,可以推导出:税额=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含税金额-税额/税率即:税额+税额/税率=含税金额其中,税率为3%即:税额(1+1/0.03)=含税金额税额=含税金额/(1+1/0.03)=含税金额/1.03*0.03
拓展资料: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
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收入,25%为地方收入。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政收入。
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正式实施,原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适用13%税率的全部降至11%,这个调整会涉及农产品、天然气、食用盐、图书等23类产品。
2018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8年5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
2019年4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的税率、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物品的退税率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关于增值税的价税合计?
这个问题比较老,但是这个问题所反映的疑惑却是经常存在的,因此把它翻出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问题中出现的不同主要是供应商对含税价和不含税价的计算方式还不清楚,其实就是对含税价和不含税价的意义不太了解。
含税价、不含税价这两个名词中的税是专指增值税。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但是我国没有实行价税分离的价格标识制度,因此,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价格默认都是含税价,在计算增值税时需要转换为不含税价。
含税价与不含税价的关系基本公式:
含税价=不含税价+增值税
两者是数量的加减关系,和税率多少有关系。也就说同一件商品的不含税价应该是不变的,但是在不同类型的纳税人计算中含税价可能不一样,比如一个物品的不含税价为100元,根据增值税纳税人类型的不同,它应该缴纳的增值税可能为3元(小规模纳税人),也可能为13元(一般纳税人),因此它的含税价在小规模纳税计算时为103元,在一般纳税人计算时就为113元。
含税价与不含税价之间是加减关系,不是比例关系,只有在同一税率的情况下才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的计算公式变为:
含税价=不含税价+不含税价×增值税税率=不含税价×(1+增值税税率)
也可以变形为:
不含税价=含税价÷(1+增值税税率)
现在以历史的增值税税率17%来推算公式:
含税价=不含税价×(1+增值税税率)=100×(1+17%)=117元
因此问题中供应商计算错误的原因是把这个公式中的含税价与不含税价搞混了,按他的思维,上面的公式就变为:
含税价=不含税价÷(1-增值税税率)
这是一个错误的计算公式。
撰文:左刀三爷 觉得好就关注,不好就拍砖!其他需求可以私信我。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怎么计算?
利润总额在3万元以下的,所得税=利润总额*50%*20%=利润总额*10%;利润总额在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所得税=利润总额*20%;利润总额在30万元以上的,所得税=利润总额*25%。一、从2008年1月1日起所得税的税率就调整了:法定税率是25%,优惠税率是20%。二、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有两种:查账征收、核定征收;所得税是实行按月或季度预交,年终汇算清缴的管理办法。
(1)、查账征收计算公式:本月(季度)应纳企业所得税=本年累计利润*25%-本年度以前月(季度)已纳所得税 。
(2)、核定征收计算公式:本月(季度)应纳企业所得税=本月(季度)销售收入*核定的应税所得率*25%。
三、计提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交税做如下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所得税=(收入-成本-费用-税金)*25%。四、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在计算所得税上没有区别。所得税是按月或按季度预交,年底汇算清缴。
超过增值税的起征点的?
超过增值税的起征点的,计税:
1、小规模纳税人按3%计算应交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17%差额计算应交增值税 。
即: 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为: 价税合计/1.03=不含税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3%=应交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购入货款及税金合计,全部计入成本,没有进项税抵扣。 借:库存商品(价税合计)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2、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如下: 发生销售货物及劳务时: 价税合计/1.17=不含税销售额 (即主营业务收入) 不含税销售额*17%=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购进货物时开来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通过后,按发票上不含税销售额做为成本,税金做为进项税入账:(计税方法同销售货物一样。)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 (即差额纳税) 特别提示,如果一般纳税人购入货物时取得了普通发票,也是全额计入成本,没有进项税抵扣。只有增值税专用发票,还必须经过认证系统认证通过后才可以抵扣进项税。
销项税额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一、销项税额计算公式: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例如:某钢铁公司向某机械公司出售一批钢材,出厂价格为1000万元人民币(不含税),增值税适用税率为17%,该钢铁公司应当向机械公司收取的销项税额的计算方法为:销项税额=1000万元×17%=170万元此外,因为在销项税额的计算销售额中,销售额包括不含税和含税两种,所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销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销项税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税率二、销项税额是指增值税纳税人销售货物和应交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此谓销项税额。属于财务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