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残保金怎么算,企业有残疾人如何享受残保金优惠?
残保金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简称,是为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每个企业都有为残疾人解决就业压力的义务。本期,我们就来说一说与“残保金”有关的几个话题。
一、免征和减免政策有哪些?
(一)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下简称“残保金”)实行分档减缴政策。其中: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1%(含)以上,但未达到1.5%比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50%缴纳残保金;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在1%以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90%缴纳残保金。
(二)残保金征收标准上限按照上一年度本市社会平均工资2倍执行。
(三)用工单位依法以劳务派遣方式接受残疾人在本单位就业的,由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协商一致后,将残疾人数计入其中一方的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和在职职工人数,不得重复计算。残联在审核残疾人就业人数时相应计入并加强动态监控。
(四)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在职职工人数在30人(含)以下的企业,暂免征收残保金。
注:纳税人中纳税信用等级为税务机关评定C级或D级的,不得享受优惠!
2021残保金计算方法?
2021年年残保金计算公式为:2021年年残保金缴纳额=(2021年年度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1.5%-2021年年度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2021年年度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其中计算残保金缴纳最简单的算法就是用上年度年度税前总工资×1.5%=残保金缴纳额
上年在职职工人数×1.5%×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残保金缴纳额(注:未安置残疾人情况下)
安置残疾人,应用残保金缴纳额-残疾人成本=节约的残保金
企业没有经营残保金怎么报?
企业没有经营残保金可以零申报
残保金的缴纳是根据上一年度企业雇佣工人人数来计算的,如果没有经营,雇佣人数那里填零就不用缴纳残保金了。
残保金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残保金缴纳金额=(上年末单位在职职工总数X1.7%-在职残疾人职工数)X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X60% 。
残保金如何计算?
残保金,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而设立的专项资金。在实施分散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地区,如果单位安排的残疾人达不到所在地政府规定的比例,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并缴纳残保金。
残保金的计算方法如下:
1. 未安置残疾人职工的计算公式:
缴费基数 × 15% = 应缴残保金
2. 已安置残疾人职工(或达不到规定比例)的计算公式:
缴费基数 × (15% - 已安置残疾人职工人数占在职职工总人数的比例) = 应缴残保金
注意:如果计算结果为负数,按零申报。
此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 [2007]92 号) 第五条规定,如果单位支付给残疾人的实际工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并可按支付给残疾人实际工资的 100% 加计扣除。单位实际支付给残疾人的工资加计扣除部分,如大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可准予扣除其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超过部分本年度和以后年度均不得扣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