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局待遇怎么样,省考有国税岗位吗?
省考没有国税岗位。
国税局的公务员都是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现在国税公务员直属中央,只有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才会有税务岗位。
而省考,一般都是地方性岗位,比如各级政府部门比如某某乡镇府的某个岗位;省直属单位,比如公检法等等。
相对来讲,国考难度,竞争人数,都要比省考难很多,国考的题量也要大,税务部门的待遇和福利相对来讲都要强于地方政府的岗位。
现在税务部门的工资有所下降,基本在哪个县区,就和当地政府一条工资线。
税务部门也分很多岗位,稽核、财务、执法等岗位,稽核岗位出差的次数会很多,但是普通县级是没有稽核岗位的,都是市级成立执法局。对应一些县区的业务。
税务部门是要求专业性比较强的单位,进入到税务后,要每天学习新知识,新政策,每个月基本都会有业务培训和考试。虽然竞争谈不上,但是,业务水平高低在一些评判上,会有好坏评价。
回答去有错误,望请指正。
国考公务员和省公务员一样吗?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国考公务员和省公务员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人民服务,区别在于所处的岗位。我在国家和省上的政府部门都工作过,今天就来说说两者的区别和待遇吧。这里以江苏省公务员和国考公务员作为对比参考。
一、国考公务员和省公务员报考单位不同,未来的区别很大国考公务员和省公务员的区别,核心还是看你报考的岗位,要看报考单位的级别、性质和未来,哪个更有含金量?如果国考的报的单位是中央机关和国家部委的话,含金量相对很高,如果是下属的一些单位或者是税务、统计局直属地方调查队等派驻地方机构,含金量就不如中直机关和部委机关的高了。
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省区,经济发展好,如果是省直机关如江苏省委办公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等部门,含金量也是很高的,未来也是很好的,不比国考公务员差。如果是江苏省省直单位的下属单位或者冷门单位,含金量就降了很多。这个需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比较。
二、依据个人对未来的规划进行比较这个涉及很多方面,有经济、家庭、职业规划等方面,都要考虑。比如你规划未来要去北京生活,那么你就可以选择国家公务员。如果你想在经济发展前沿的江苏南京工作生活,那么江苏的省公务员更适合你。
还有如果你已经在江苏结婚安家落实了,去北京就要慎重考虑。其他还有北方和南方的生活习惯差异,自己对所报岗位的兴趣等等,这些都要综合考虑。
三、工资收入情况你可能更想知道的是两者收入和未来晋升方面的情况。这里给你介绍下,北京部委的科级干部(博士或硕士学历),工资大概5500元左右,处级干部大概在9000左右,中间的区别在于工龄和实职虚职等微小的变化。工龄长的高几百元,正处比副处高1000元左右,实职比虚职高小几百元。
四、福利分房情况国家部委有福利分房,科级能轮到的基本在北京的四环到五环左右,90平米左右的新房,1万多每平米。到正处级和司局级可以轮到近处二、三环左右的面积房子,根据级别和排名,大概在50-120平米左右的房子都有,新旧看运气,1万多每平米。因各单位不同,分房地点和分到房的时间也不一样。当然,这些房子都不能上市自由买卖。对年轻人来说,前期国家部委会有集体宿舍提供。
江苏省公务员按市级直属部门算,科级下来一年20多万是有的,房子根据单位不同,会有部分福利房。到了市这一级,就更得看单位了,房子快慢各有不同。但买房肯定要比北京容易的多,即使是年轻人,也没有北京那么大压力,生活要滋润的多。
五、未来晋升空间情况国家公务员的晋升空间比较大,一般去了10左右,基本都能到正处,退休时一般拿到司局级待遇没有问题,个别比较优秀的可能晋升到省部级,这就不仅是个人能力问题了,更多的也是看机遇。
江苏省公务员的晋升空间相对国家公务员要低一点,但在省这一级,干到处级基本就可以了,上厅局级和国家部委上省部级一样困难。但作为经济发达省区,江苏省公务员的生活幸福感一点都不比国家公务员差。
综上所述,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国考公务员和省直公务员的待遇应该会有所了解。如果真要说哪个好,就像围城一样,不自己经历过,总会认为得不到的那个好,还是抓住眼前能考上的机会最好。
希望答案对你有用,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各单位的区别,可以关注我,也可以留言讨论!
公路局和国税局都考上了应该选哪个?
根据我对公路局和国税局的了解,国税局好于公路局。一是单位性质不一样,公路局一般为事业单位,没有行政编制,以职称在单位立足;国税局大多属行政事业单位,有行政编制。二是个人待遇不一样,公路局差于国税局。三是工作性质不一样,公路局大多在工地养护和建设施工现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风吹日晒顶风冒雪,辛苦不说,还耗体力;国税局大多坐在有空调暖气的办公室,工作相对比较惬意些。
税务局女生容易找对象吗?
容易
公务员一直都是一个独特的群体,要不说大家实际上都是混职场的,怎么分体制内和体制外这一说,而且公务员的群体中,家庭背景等差异是比较大的。
比较典型的是2种群体,一类是父母本身就是属于体制内的人员,孩子去体制内工作的特别多,另一类就是欠发达地区或者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的人,努力奋斗考上公务员的(我从小也是被父母耳提命面的要好好学习,长大去吃“卡片粮”【河南地区说法,指公务员】)。
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认为身在一个单位就是一类人了,这种体制内的人优越感可能更强。尤其是那些可能原本家庭条件不太好的人,会有一种感觉自己考上公务员是鲤鱼跳过龙门了,择偶条件要跟同事一样才合理。实际上的大家的条件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抛开外貌谈吐等条件不说,家庭实力方面,很多父辈就是体制内人员的可能家里几套房几辆车,但是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因为二十来岁,刚工作不久,整体家庭可能也只是够温饱,没有太多的财力支撑。
但是错觉会造成大家择偶心理的巨大差异,同事小丽的男朋友是领导干部子弟,自己也要找个类似的领导干部子弟来谈恋爱结婚,忽视了自己可能父母只是个普通工人或者家庭条件很一般的一家人挤在一个小房子里面。
不可否认的是,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结婚就是2个家庭的再次结合,差异化过大造成的婚恋困难一点都不小。而同一个单位,同人不同命,简直太正常不过了,如果抱着对比的心态,其实就是自己给自己设置了一堆的障碍。
工作人员应该怎么安排?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的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方案明确了双重领导管理体制,这可能将意味着省级税务局也主要实行垂直管理,由国家税务总局牵头人事任免。除了人事任免,这项改革还涉及税务系统80万干部的人员编制、经费拨付和薪酬待遇体系。国税与地税机构长期分设,已形成了各自独立运行体系,在合并后内部是重新进行机构设置整合,还是维持现有格局,逐步整合调整?在短期内,人员安排、内部机构、岗位设置、办公场所、薪酬待遇都需要有一个协调、融合和磨合适应过程。形式上合并之后,人员如何配置、消化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税务系统是一个专业管理机构,人才济济,技术性很强,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机构合并后富余人员妥善安排。
一、提前离岗内退。提前离岗退出即以前诸多国企采用的内退方式,但在目前讨论实施延迟退休的大趋势下,提前内退的比例会很小,甚至不会采取按照年龄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可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方式,允许在一定年龄范围内不适合继续从事税务工作的人员提前内退,但公务员缴纳养老保险才刚开始不久,实施过程中操作难度较大。
二、分流到相关部门。政府很多部门都需要大量的税务知识,税务人员可以被分流到财政等与经济相关的业务操作部门,也可以分流到审计、纪检、监察等监督部门发挥专业优势,进一步强化监督。
三、充实到各级国企。央企的分子公司、基层单位以及省属、市属的各级国企有大量与税务相关的业务,政府牵线搭桥,主导税务人员充实到国企,为国企做纳税筹划,也是安排富余税务人员的一个重要渠道。
四、转型到中介机构。目前有大量的税务人员持有经济师、会计师资格证书以及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可以给这些人员政策鼓励他们转型到中介机构。
五、自由选择其他方式。具备税务部门的工作经历和税务专业知识,以此为依托,自主创业或者是到民企、私企也会有很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国税与地税机构人员众多,情况复杂,简单划一、一刀切的分流又可能造成人才流失,改革拟解决的税务行政效率问题将大打折扣,通过大部制合并改革,理论上能发挥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的作用,但很难一蹴而就,需要多措并举,统筹规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